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名人大老冰桶挑戰 捐款破600萬 8成受訪者:有助企業形象

鉅亨網/鉅亨網記者許庭瑜 台北 2014.08.21 00:00
7月初由美國ALS漸凍人協會發起的「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公益募款活動,根據台灣漸凍人協會統計,國內發起冰桶挑戰活動至今,初估善款已破台幣600餘萬元,反映台灣民眾對參與公益活動的積極。而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超過8成的受訪者認為,若企業參與類似的公益活動,的確有助於整體形像。

根據調查顯示,有超過85.49%受訪者坦言,會對從事公益活動之企業及品牌增加好感度。更有高達83.91%的受訪上班族表示,會因為企業的公益形象而影響求職意願,包含43.22%受訪者認為企業願意回饋社會也會善待員工、34.38%對企業好感度提升、6.31%的受訪者直言,顯示企業營運佳、有營利,顯見經營CSR(企業社會責任)除了創造利基外,也有助於企業「留才、攬才」。

企業做公益 6成偏好捐款捐物資

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顯示,有近4成的受訪上班族所任職之企業,有從事公益活動,其中又以捐款/捐物資(66.94%)、弱勢族群照顧(47.58%)、捐發票(34.68%)、急難救助(25.81%)、捐血(22.58%)…等類型較多。

進一步與產業交叉分析結果顯示,「工商業服務」從事公益活動占比最高,其次則為「教育/政府/團體」及「民生/服務」。反觀「貿易/流通」則是較少參與公益的企業。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李大華指出,隨著經營管理觀念的演進,許多大型企業治理者已將CSR企業社會責任視為公司永續發展的策略之一,而不再只有賑災或慈善公益而已。成功企業的象徵,不僅只是獲利,還包括能為環境與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李大華進一步分析,從事公益活動排名首位的「工商業服務」,如大型金控公司、壽險集團等,相對重視企業形象與聲望,自然樂於扮演領頭羊,帶頭做公益,累積豐厚的社會信譽。「教育/政府/團體」則因本身即涵蓋許多非政府組織的社福團體,其設立用意就是以照顧弱勢族群、行善助人為目的,因此名列第二;此外「民生/服務」業由於需與消費大眾頻繁互動,因此不少企業運用現有資源直接投入公益活動,除捐款外,還有捐物資、出人力或是提供門市據點等,具體回饋社會人群也較易贏得品牌好感度。

高雄81氣爆 47%受訪者有捐款

81氣爆重創高雄,短短兩周內的捐款已累計收到23萬7千筆,金額高達30億元,而受訪上班族中有高達47.32%者對災民伸出援手,其中「以捐款」(34.72%)占比最高,再者為「擔任志工」(5.97%)、「捐物資」(4.74%)。

李大華表示, 受到公民意識抬頭、人民素養到位及科技發達所賜,上班族對於公共議題的關注度與涉獵度更勝以往,加上如何行善使力的資訊與管道愈加透明,更激發民眾投入公益活動意願,致使社會「利他」氛圍濃厚。觀察日本311海嘯乃至於近期的高雄氣爆事件,每當遭逢重大意外事故,總能看見台灣人展現溫暖行善的驚人力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