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大甲一區一特色細說福德 土地公造型奇又各有傳奇故事

台灣好新聞/ 2014.08.13 00:00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民間供奉土地公的數目最多也最廣,而且神尊造型不同外、廟宇更是千奇百怪,不過每尊都有其流傳神奇事廟而能受到眾多信眾的信仰,稱呼有的叫公伯仔、福德及土地公等,大甲區長蔡信豐表示,土地公因福澤地方,保護生靈,致如同大家長,他在世是行善之人、造福社會的善人,仙逝後被派任管理一方的土地公,受群眾所信仰。

大甲區承辦一區一特色之探尋全區土地公廟,發覺神像 、廟宇造型各有不同的奇特,不過因有流傳事蹟,其香火之盛也有差異。〔記者陳榮昌攝〕

三百年前鄭成功攻打退佔據台灣的荷蘭人後,大陸民眾紛渡海前來開墾田地,則為求安各自請來神尊祭拜,致台灣各地媽祖、觀音等等神尊是由大陸流傳而來,則土地公就不大一樣,有一句話田頭田尾土地公,且庄內、路旁或深山都有,是國內供奉最多的神尊。

大甲區公所人文課課長洪孟棻今年承辦一區一特色,動用三十餘位文化界人士,在地方探尋,發覺大甲區內,不包括墓地的后土(神像)總近三百座的土地公廟,有大型鐵皮、水泥造等大小差巨很大的廟宇,且有塑神像、也有用石頭、甚至祗神宇沒神像,奇型怪狀之餘,各有其傳奇來歷及事蹟,過年過節香火不斷,農曆二月二日更是全國都有大拜拜,外台戲做了好幾天。

蔡信豐說,各地區所供奉的福德正神的安置,都有其傳奇流傳,不過做善行的好人,到了百年後可當土地公,受信眾長期香火的祭拜,對社會善行有正面影響,人文課承辦一區一特色,參與探尋的三十餘位文化界人士,將分組田野調查福德祠及實地戶外踏探,撰寫一本大甲土地公廟,介紹福德祠的來由及事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