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防玉米病毒風暴 基改增加農產抵抗力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新聞部 2014.08.12 00:00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農委會防檢局日前指出,近期發現的玉米病毒恐影響全台玉米產量,對此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葉錫東教授表示,除採取一般性的預防措施外,研究也發現,透過基改技術亦可增加農作物對抗病毒的能力;此外,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鄭登貴教授也指出,基改技術除用於農業外,亦有助於醫療藥劑之開發,並認為應透過清楚易懂的方式,協助民眾瞭解基改原理,才不致於產生誤解。

新玉米病毒肆虐 嚴重影響作物產量

農委會防檢局日前提出警告,表示在台灣發現的新玉米病毒「玉米褪綠斑駁病毒(MCMV)」將導致作物葉脈褪綠、植株矮化與果穗無法結實,嚴重時植株將整株枯死。葉錫東教授以其研發之「抗輪點病毒木瓜」為例說明,除拔除病株、消毒農機具、減低媒介昆蟲數目外,基改技術亦可協助農作物對抗此類病蟲害。葉教授指出,長久以來,病蟲害一直是造成全球農產品產量降低及品質受損的主要因素,而基因改造作物能夠使物種保留優秀基因,並結合新的抗病蟲害性狀,這種概念其實就像是為作物打一劑預防針,讓作物產生對除草劑、害蟲、或病害的抗性,藉此提升作物產量並控制品質。

基改作物提升抗病蟲性狀 有助控制品質

葉教授表示,進行基因改造後,由於作物本身即具有抗蟲、抗病等特性,故種植時不需施用太多農藥即可有效防治病蟲害,而耐除草劑特性則可減少以往栽種後,施用除草劑次數,如此一來,不但可大量減少農藥的使用,更能保護周遭的生態環境。在解決木瓜的主要病毒病症後,葉教授已著手規劃下一步,希望能透過基改技術對抗其他病害、延遲木瓜的熟軟程度等,若能研究成功,未來即可配合市場的需求進行生產調節及長期儲運,藉此減少市場變動所造成的損失。

善加運用基改技術 有效改進人類醫學

除使農作物免受病蟲害的影響外,鄭登貴教授也指出,基改技術還有利於醫療藥劑的開發,進而協助人們解決以往難以處理的問題。鄭教授以其所研發的「螢光豬」技術為例,說明基因改造能將有利的基因導入動物體內,培育出低成本的遺傳性疾病治療藥物,並可促成醫療技術的發展,減輕遺傳性疾病患者家庭龐大的醫療負擔。

傳遞正確基改內涵 落實監測安全把關

鄭登貴教授進一步指出,消費者之所以對基因改造技術產生疑慮,多是由於基改所涉及的科學原理艱澀難解,使民眾難以將其與自己的日常生活相連結,但實際上,基改概念早已普遍運用於現今生活的許多不同面向,若能透過較為清楚易懂的方式加以說明、推廣,將正確的基因改造知識傳遞給更多民眾,應可讓各界更瞭解其內涵與益處。另一方面,專家學者也需提供更進一步的檢測與評估資訊,才能夠讓民眾對基因改造食品感到放心。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