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京都開化堂-百年歲月下的工藝價值

欣傳媒/欣傳媒 2014.08.01 00:00

欣傳媒 | 欣旅遊

走進後台,緊湊的作業台旁擺放著罐罐鍍錫後的半成品,金屬摩擦聲響在手工伴隨下鏦鏦蔓延在耳邊,那是茶筒研磨的過程之一,透過職人雙手以嚴謹、用心、負責的態度,經過一次又一次地捶打,反覆擦拭所製造出來的經典器皿,所延續下來的,是專業,是熱血,更是代代傳承的工藝品質。而這,就是第六代手工茶筒職人八木隆裕,對於京都開化堂這百年老店的價值與堅持。

隨著時代的變遷,標準化的量產效率影響著我們看待產品的觀感,也改變對於物品存在的感受,彷彿遺忘身為人最為根本的關鍵,那與眾不同的情感。簡單來說,我們習慣了汰舊換新,讓所有物品的價值,僅存於那張貼好價碼的條碼,逼一聲放進袋子裡即可,我們在乎的,似乎少了經典的品味累積,少了傳遞未來的可能,只剩下短淺的消費流行,因此我們不禁思考起來,究竟什麼才能稱為經典,又什麼才叫作永垂不朽。

來自歲月的經驗 建立卓越的經典品味

創立明治八年的京都開化堂,至今經歷六代傳承,即將邁入140年的歲月。以茶筒為主業的開化堂,從第一代起就已在茶商之間非常熱門,也因當時卓越的氣密室技術,讓茶葉能在尚未擁有冷藏技術的當下保存,避免受潮。之後幾代職人更隨著技術精進,材質創新的應用下,發展出不一樣的風格,以超越過去的質感,帶給市場煥然一新的感受,確立其經典的地位。

而今時今日的現在,第六代職人八木隆裕卻覺得若只在國內擁有百年歷史的價值在這年代已不足夠,便利用其學習英文的背景,與世界各地的職人交流,將視野投射到全球市場,也因應國外較為不同的市場取向,開始出一系列各式食材用筒,讓茶筒在比較不具喝茶氣息的國外,還能用於收藏香料、咖啡豆與義大利麵條。

且不單單如此,還與其他創意產業搭配行銷,像是愛馬仕設計師、知名的一澤信三郎帆布、台灣的王傳德茶莊,以及許多歐洲的茶館,這才成功拓展海外市場,將開化堂這百年歲月走過的茶筒藝術,轉身成為京都的時尚工藝。

經典茶筒的製作上,開化堂曾嘗試許多金屬元素如銅、錫、鐵等,藉以找出最適合應用的材質,呈現不同的觸摸手感與色澤。所有茶筒皆在京都工作室裡以手工打造,透過丈量尺寸、切割、壓製、焊接、敲擊等超過130個細膩的步驟,反覆檢視。

然而,這些看似規律的步驟,卻會因下手力道,讓茶筒形體有所變化,而其保持完美的祕訣,只能憑藉職人聆聽每次鎚子敲打下所回響的鏗鏘聲,以聲辯力從中調整輕重,也讓手工製作的器皿,全仰賴過去經驗的累計。

製作好的茶筒在接合方面十分柔順,幾乎沒有誤差的開闔設計,讓使用者勺完茶葉後,只需將筒蓋輕輕的闔上,即會順順地往下滑,直到與筒底完全密合,將氣體阻隔在外部。

且筒罐的鏡面設計因所採用的材質與工法,並不加以塗裝,隨著使用者每次拿起放下的長期碰觸摩擦,能使得其表面柔和的色澤有所變化,短則3個月,長則2、3年,就像時間下的魔法師般,茶筒即會慢慢地以不同的樣貌展現,顯現其深度的味道,也成就了動人的溫度。就像是傳承工藝的技術般,讓每只茶筒在十年、二十年後都有著自己的故事,獨一無二。

對於開化堂的未來,第六代職人八木隆裕認為,店不需要多,但需要建立的是經典的品味。對他來說,開化堂就像顆參天巨木般,以前幾代人傳統的工藝價值為支撐樹的骨幹,而每次創新的突破,則就像新展開的枝葉般,翠綠且茂密。

不過,在這個創意領導的時代,只守著古老的技術是不夠的,必須要讓技藝傳承,還須將品味的魅力發揮到極致,才能讓大樹不畏風雨的襲擊,屹立於市場上,也將這份來自雙手所刻劃下的溫度,留給下一個百年的來臨。

【延伸資訊】

京都開化堂

ADD:〒600-8127 京都市下京區河原町六条東入

WEB:http://www.kaikado.jp/

TIME:9:00~18:00(週日與節日休)

旅遊資訊看不完,請進【欣旅遊】http://solomo.xinmedia.com/travel/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