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腸息肉大如網球 內視鏡剝離免截腸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4.07.30 00:00

摘除巨大的腸道腫瘤一定要先「自傷」、切除局部腸道嗎?宜蘭一名83歲郭姓男子於6月健康檢查發現大腸內有一顆超過7公分、相當於網球大小的息肉,幾乎塞住腸腔,是臨床少見的大顆「鋸齒狀絨毛腺瘤」,屬癌前病變的惡性腫瘤,還好在癌細胞還沒轉移前,及早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切除,免於大腸癌的威脅。

郭老先生6月就醫發現腸道內有一顆網球大小的鋸齒狀絨毛腺瘤,還好癌細胞尚未轉移,經受手術切除才免於大腸癌的危機。右為李惟陽醫師。(圖片提供/羅東博愛醫院)

近年來,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呈直線上升,醫界也早就證明大腸息肉是可能轉變為大腸癌的病變,而相較於一般息肉,鋸齒狀息肉有著截然不同的致癌機制及更快的惡變速度,及早切除才是預防大腸癌的最好辦法。

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顧問醫師李惟陽表示,一般臨床所見的大腸息肉在2公分以內,但郭先生的鋸齒狀絨毛腺瘤超過7公分,相當少見,必備的手術技術和知識門檻較高。但考量到患者年事已高,用傳統剖腹手術切除腺瘤有傷口大、出血多、修復期長的高度風險,改而建議安全性較高的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患者在術後第3天就順利出院,飲食和排便狀況恢復良好。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術後恢復快速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僅將早期癌症病灶和其下黏膜下層,逐步與肌肉層剝離,以達到完整切除病灶的目的,相較於以往開腹切除器官的大手術,不僅可讓罹病器官全部保存,也可使病人術後恢復狀況迅速且良好,是提供早期消化道癌患者的治療選擇之一。

3平日多吃蔬果纖維,少攝食高溫炸烤的肉類食物,可預防腸息肉和大腸癌的發生。

另與其他內視鏡手術相比,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一樣適用於腫瘤未發生淋巴轉移前,卻有息肉或腫瘤大小卻有直徑2公分以下的限制,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則不受限制,也比較不會殘留癌細胞,癌症復發機會低,但手術困難度也相對較高。

預防大腸癌 切除息肉+多蔬果

息肉是大腸癌的警訊,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除了及早切除息肉,醫師提醒定期糞便潛血和腸鏡檢查也很重要;平日多吃蔬果纖維,少攝食高溫炸烤的肉類食物,可降低腸息肉和大腸癌的發生率。此外,民眾如有血便、黏液便、腹痛、糞便直徑變細、體重減輕等症狀,應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查明原因,以免延誤病情。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40/19598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