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南橫旅記/復興南沙魯 青年站起來

yam蕃薯藤新聞/周宜樺/採訪報導 2014.07.19 00:00
國民政府來台後,於1957年將那瑪夏鄉鄉內的三個聚村更名「民族」、「民權」、「民生」,那瑪夏區則被改稱為「三民鄉」。近代因原住民族自我認同意識的抬頭,而且三民鄉這名稱太過政治性質,與原鄉地名更是毫無關連,高雄市內亦有同名的「三民區」徒增困擾;最後在2008年將「那瑪夏鄉」──這源自楠梓仙溪(Namasia)的名稱正式「復原」成鄉名,轄下的三村也分別恢復舊名,分別為南沙魯(Nangisalu)、瑪雅(Maya)、達卡努瓦(Takanua),事實上,這些村名也是源自原住民語言,都是他們對在地溪流的命名。 南沙魯為那瑪夏的門戶,扮演連通市區的橋樑,但在莫拉克風災中,南沙魯村受創嚴重,不少建築物被土石流沖垮或毀損。帶領我們在南沙魯村導覽的在地青年春福說,自己會回來就是希望能「復興南沙魯,否則對不起祖先和子孫」,政府的幫助是請村人們離開災區,但以村人們的角度來看,離開自己的家鄉去住永久屋,就等於沒了自己的土地、等於老了之後變乞丐,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的「解決方法」。曾經,政府推行過「八八零工」,砸了好幾億的預算,但大部分的人去上課就是為了能拿錢,拿了錢就能買酒喝,渾渾噩噩過日子,沒有長遠目標。 災後因為開伙不方便,南沙魯村還衍生出「共食食堂」的規劃,希望一個人煮,就能照顧全部的人,大約七、八戶人家參與,一頓飯煮20人份,菜色簡單,除了溫飽一餐,更有陪伴的概念。
※ 南沙魯手工脆梅。/圖 周宜樺攝影
因為盛產梅子,春福家也有開發梅子相關的產品,如脆梅、梅精、Q梅、梅果醬…等等,在FB搜尋「家在南沙魯」可直接網上訂購,其中梅果醬是今年正在研發的重點項目,小旅行時到了春福家,春福媽媽立刻拿出來讓我們嘗鮮。春福特別像我們解釋「梅子大約3月可以開始採收一直到5月,南沙魯是最早開始的;通常那瑪夏3到5月最熱鬧,3月有螢火蟲,接下來有梅子、水蜜桃採收,我們這裡的優勢就是『早』,比其他地區快。」 「南沙魯」其實是日語的「猴子」,因為過去南沙魯一帶猴子多,所以有了這個名稱,但事實上現在依然可見猴子出沒。那瑪夏一帶還產紅肉李,而春福說自己家後面其實也有兩棵,但常常來不及採下來吃,就被猴子們給吃光了。
※ 下起小雨,村裡部分地方仍有積水問題。/圖 周宜樺攝影
小旅行來到南沙魯村時,剛好下起雨,春福帶著我們在南沙魯村走走,撐著傘,踩著馬路上的坑洞水漥,雨勢愈來愈大,就連農會辦事處前也淹起了水;讓人不禁想起八八風災,是否在幾小時前就有如這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況。只見春福指著不遠處的山陵,說著那天夜晚,土石是以怎樣的速度沖刷下來,掩蓋了房屋,帶走了多少人命…「那一夜,全村沒有人睡得著,也沒辦法睡。」
※ 有些廢棄房屋經過重新規劃,可見有趣的藝術塗鴉、裝置藝術。/圖 周宜樺攝影
家在南沙魯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ome.at.nansalu?fref=ts 2014年甲仙南橫小旅行 出發時間: 7/25~27(週五到週日)甲仙~寶來小旅行 8/1~3(週五到週日)甲仙拔河小旅行 連絡電話:02-2516-2260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小旅行報名網路連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