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教長請辭 學界盼檢討論文亂象

中央社/ 2014.07.14 00:00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4日電)教育部長蔣偉寧因論文風波今天請辭。學界認為,應趁機檢討過度重視論文等亂象,論文質比量更重要。

學者陳震遠投稿國際期刊時,涉嫌利用偽造的人頭帳號進行同儕審查,被撤銷與陳震遠相關的60篇文章,其中5篇蔣偉寧掛名。媒體質疑兩人有長期合作關係。蔣偉寧表示不認識陳震遠,而陳震遠的胞弟陳震武曾是他指導的研究生。面對外界諸多質疑,蔣偉寧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會中宣布請辭教育部長一職。

政治大學副教授劉宏恩表示,外界若對蔣偉寧下台額手稱慶並非正確想法,這起事件反映學術界長久以來的亂象,為衝論文數和被引用次數,有人用取巧或灌票手法,還有胡亂掛名,卻不見得有實質貢獻,國外來看是違反學術倫理,卻是台灣的陋習。

劉宏恩指出,不應把重點放在蔣偉寧下台與否,應把這次事件當成檢討學術界亂象的契機,而事件的調查也不該因為蔣偉寧下台而結束,身為當事人的蔣偉寧請辭部長職務後,相信能讓調查較具公信力。

台灣大學副校長陳良基表示,此次事件凸顯學術界在追求論文過程中已迷失方向,也非個案,蔣偉寧既然在論文上掛名,就有道義責任;科研應有其研究目的,但現在評量方式已經偏離,教育部應設法導正,讓科研回歸本質,呈現對人類的貢獻為依歸 。

中央研究院士吳茂昆表示,該期刊的審查方式和學界一般認知不同,不符學術常態,但蔣偉寧畢竟有共同掛名,只能共同負起責任,假如錯不在蔣偉寧,他卻因此下台,「可能的確有點委屈」。

吳茂昆也指出,學術過於重視論文的現象應該檢討,升等可以用論文當評量基準,但不一定要用數量,例如中研院曾有人因一篇好的論文就升等,也有人發表10多篇論文卻沒有升等,因此應該針對論文內容進行實質審查,論文的品質遠比數量更重要。

他也建議,可以考慮取消碩博士班規定發表論文數目的規範,研究過程若有好的結果,一定會發表論文,但如果趕著在一定時間內發表,品質就不可能太好,從各校重視碩博士班論文產出數量來看,可能也是造成學術界過於重視論文的原因之一。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