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奈國政府不作為 激進組織囂張

中央商情網/ 2014.07.13 00:00
(中央社記者徐梅玉約翰尼斯堡特稿)激進組織綁架奈及利亞女學生,當局事先不防範、事後顧左右而言他,試圖掩人耳目,只圖息事寧人,至於人質的生死與家人擔憂,不過是眾多叛亂事件中的一件罷了。

2014年4月12日,西非奈及利亞總統強納森(Goodluck Jonathan)女兒費施(Faith)風光出嫁。豪華婚宴上,每位來賓獲贈一支經過特殊設計、有著閃閃發光金黃色外殼的iPhone。電視公司並全程轉播婚禮。

2天後,4月14日晚間,奈國叛軍、伊斯蘭激進分子「博科聖地」(Boko Haram)武裝攻擊東北方波諾州(Borno)的「政府女子中學」(Government Girls Secondary School),綁架住宿的200多名學生,以數輛大卡車裝載著,消失在一望無際的灌木叢林內。

綁架案震驚全球

多國表態願出手相救

16日晚間,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已經有一大半學生獲救,請民眾放心。可是校長克瓦穆布拉(Asabe Kwambura)卻說:「真的嗎?我怎麼等不到學生回學校呢?」民眾不知該相信政府還是校長?

3個星期後,5月2日,博科聖地發現政府沒有任何積極舉動,於是放出風聲,準備將這群女學生以每人美金12元(約新台幣360元),賤賣給叛軍們做妻子,甚至轉賣到鄰國喀麥隆(Cameroon)做奴隸。奈國當局還是老神在在,沒有任何表示。

博科聖地等不及,5日,首領席考(Abubakar Shekau)利用YouTube發表一段視訊,威脅將在市場上公開賤賣這200多名少女與人為妻。

影片公開後,全球震驚,舉世嘩然,包括教宗方濟各、曼德拉遺孀葛拉瑟.馬契爾(Graca Machel)與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都十分關注事情發展,相對造成政府高層壓力不得不正視問題,於是向國際發出求救信號,營救女學生。換言之,政府巧妙地將救援行動國際化。

美國首先表態願意出手相救,緊接著法國、英國、以色列、中國大陸與西非鄰近國家,都願意加入營救行列。

把我們的女兒帶回家

12日,席考發表第2段視訊,要求以200多名女學生交換該組織牢獄中人犯。這項要求立即遭到政府拒絕。

影片背景是一大群身穿穆斯林拖地長袍的少女們,面無表情地席地而坐。立刻有父親認出自己的女兒,悲憤地說:「我們是基督徒家庭,如果女兒被迫改信伊斯蘭教,我寧可女兒以基督徒身分殉教。」

誰無子女?前後不過相差2天而已,為何總統可以為女兒舉辦豪華婚宴,而不幸與叛軍為鄰的平民百姓的父親,卻為女兒無故遭綁求助無門而痛苦不堪呢?

民眾開始發起「把我們的女兒帶回家吧 !!」(Bring Back Our Girls!!)運動,很快蔓延到非洲多國。許多父母以同理心,帶著這個標語走上街頭,高聲吶喊,有人甚至激動地當場痛哭失聲。

16日,美國防部高級將領含蓄地說,奈政府在綁架案發生後反應太慢,以致錯失營救人質黃金時期,對是否接受他國援助,也表現得猶豫不決,讓事情複雜化。對此,美方深表遺憾。

貧窮易生事端 博科聖地在北方建大本營

反應太慢?不如說,政府從一開始就根本不在乎。回頭看看第一時間國防部發言人說一大半女學生已經獲得自由,不禁令人懷疑其目的是希望民眾忽略這件偶發事件。偏偏校長在媒體公開表示,學生們並沒有回學校,揭穿政府謊言。政府為何態度曖昧? 其實是有其背景因素的。

奈國擁有1億7400萬人口,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最大貿易夥伴、是全球排名第12、非洲排名第1產油國、近日以GDP(國內生產毛額)5000多億美元超越南非成為非洲第一大經濟體。

龐大人口中,基督徒與穆斯林各占一半。基督徒集中南方,穆斯林集中北方;富庶繁榮集中盛產石油的南方,相對貧窮缺少建設便集中北方。

貧窮易生事端,10多年前,博科聖地趁機興起,在北方建立大本營。

再談人為因素。今年57歲的強納森,2007年擔任總統艾杜瓦(Umaru Yar’adua)的副總統。2010年總統病逝,強納森成為總統至今。

原總統是穆斯林,新總統是基督徒,人民強烈質疑他因基督徒身分而重南輕北。

10多年來,政府放任博科聖地肆無忌憚。養虎貽患的後果是近年來每逢星期天,教堂就遭到炸彈攻擊,基督徒死傷慘重,政府卻束手無策。

此外,傳統上,奈國重男輕女。所以,有評論者批評,對於再犧牲200多個女孩,基本上,政府是無感的。

政府態度反覆

令人摸不清真正用意

據說,事發至今,強納森還沒造訪「政府女子中學」安慰被綁女學生的家長。更有謠傳,他雖貴為一國總統,但一生從沒去過事發地點奇博克(Chibok)。

面對來自歐美與鄰國源源不斷的救援團體,政府又有一番託辭,讓幫忙的友邦進退維谷。

5月27日,軍方表示,雖然知道4月14日遭叛軍綁架200多名女學生的藏匿位置,但不便洩露,也不贊成打著「拯救我們的女兒」旗號,以武力進攻博科聖地,最終或許導致全部人質遭到殺害的命運。

理由非常冠冕堂皇,但實在讓人摸不清楚政府真正用意何在?

博科聖地究竟是何組織?它於2001年成立,認為「西方教育是有罪的」,活躍於東北方三個州,企圖建立自己的王國,以嚴苛的伊斯蘭律法作為管理。為凸顯訴求,不停地以武力攻擊學校,屠殺男學生、綁架女學生,更以自殺炸彈攻擊各地教堂。

美方曾表示,與北非蓋達組織掛勾的博科聖地,原本只是一個區域性的恐怖組織,但隨著暴力行為與日俱增、事態日益擴大,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威脅。

6月4日,奈及利亞國防部拘捕15名軍人,包括10名將領與5名軍官,以涉嫌提供軍情與軍火給博科聖地而將他們移送軍事法庭審判。過去多次清剿中,軍方總是死傷慘重,政府終於察覺軍中有內神通外鬼,才導致戰場頻頻失利。

軍方包庇致激進組織坐大

腐敗程度可見一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消息指出,博科聖地坐大的另一原因是軍方包庇。部分軍方人員希望博科聖地永遠存在,才可以不停地向政府申請清剿叛軍的軍費。其腐敗程度可見一斑。

5月中旬的外電指出,政府早已掌握4月14日博科聖地預備綁架女學生的情報,但並未及時支援當地駐軍與警察。悲劇的發生,似乎無可避免。

事先知道不做防範、事後顧左右而言他試圖掩人耳目、當叛軍以視頻公開威脅立即將救援國際化、當國際救援開始時又表態武力或許會激怒叛軍殺光人質 … 種種跡象顯示,政府似乎希望隨著時間拖延讓事件淡化、讓國際遺忘 … 至於人質的未來命運與家人的擔憂,不過是眾多叛亂事件中的一件罷了。

自殺炸彈依舊、天天死傷依舊、帶著「把我們的女兒帶回家吧 !!」標語牌上街示威的民眾依舊、位於奈國中部的首都阿布加(Abuja)的車水馬龍榮景依舊。

北方本已貧窮,人民夾在昏庸政府與殘暴叛軍間,天地不應,悲慘至極。在此衷心期盼蒼天有仁,讓女兒們早日回到身心俱疲的雙親懷抱吧!

非洲有許多窮困潦倒的國家,但奈及利亞不是。在只要有石油就是王道的今天,種種數字讓奈國自詡為非洲第一大國,似乎企圖粉飾太平。其實只要政府有心,善用金錢建設北方,嘉惠人民,叛軍自無機可趁。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國家前途自會更燦爛。(詳細內容請參閱全球中央雜誌7月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