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服貿貨貿過關 台灣擁抱國際

中央社/ 2014.07.13 00:00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3日電)近期韓國、德國頻頻與中國政府接觸,無不希望為自己國家產業界鞏固市場,但台灣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還在立法院卡關,產業界心急如焚,期盼儘快過關,台灣才有本錢擁抱國際。

中韓FTA、德國總理梅克爾訪大陸、美中兩國加速投資協定,經貿動作頻頻,台灣的服務貿易和貨品貿易之前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卻還在立法院卡關中,眼看別國領袖無不積極搶佔中國大陸市場,台灣卻除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外,後續進展停滯。

例如石化業在ECFA的早收清單中只有88項,台灣業者引頸期盼政府儘速洽談後續的貨品貿易協議,讓石化業得以進軍大陸及東南亞市場,維持高度競爭力,不讓韓國專美於前。

台化公司總經理洪福源表示,若韓國和中國大陸今年談成自由貿易協定(FTA),台灣產業就等著挨打,台灣要爭取的就是生產地和消費地平等貿易的環境,掃除關稅門檻。

洪福源舉例,中國大陸對苯二甲酸(PTA)的產能非常龐大,生產成本已經與台化有拚,甚至勝過台化,因此大門檻不拿掉,小門檻(產業間的競爭)也無法調整,產業界要的是國際間平等的競爭環境,若服務貿易協議未過,就無法談貨品貿易協議。

長年研究台灣石化業的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材料化學組長曾繁銘形容,貨貿才是石化業的大菜,依全球經濟趨勢,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分別是石化業消費最大和次大市場。

曾繁銘不諱言的說,東協和中國大陸已經形成區域經濟體,彼此貿易關係非常密切,台灣若是未與中國大陸簽署服貿或貨貿,在東南亞國家難免要看中國大陸臉色情況下,對台灣石化業非常不利。

他分析,大陸每年進口石化品金額的17%來自韓國,台灣僅占14%到15%,2012年石化出口到大陸金額約新台幣4000多億元,一旦韓國和大陸簽署完成 FTA,以及泰國和新加坡利用東協成員的身分出口到大陸,均享有比台灣石化業更優惠的關稅,台灣石化業慘狀可想所知。

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也說,服務貿易是要去談如何興利和防弊,才能討論到如何對台灣有利,大家不能只在情緒上反應,反而忽略真正的服貿內容。

辜成允認為,服貿和貨貿協議對台泥沒有影響,主要是水泥產品可以自由進出口,台灣真正動力在於開放與全球接軌、交朋友,台灣才能發光發熱。

全國商總理事長,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表示,台灣應善用中國大陸13億人口市場,不僅對中國大陸開放,更要向全球各國開放,才能與國際接軌,台灣愈開放才會愈安全。

賴正鎰坦言,台灣若沒有取得中國的服貿這張入門票,更不用想要大方走入國際市場。

他說,台灣加入WTO,簽訂ECFA後,部分行業或許受到衝擊,但兩岸互相開放業種已從正面表列變成負面表列,限制愈來愈少,但多數產業並未因此大受影響,反而藉機轉型或強化優勢,還是活得很好,甚至更壯大,從中國市場躍上國際舞台。

但簽署服貿或貨貿的過程中難免有些行業受影響。賴正鎰認為,例如印刷、醫療照護、公路運輸等行業,業者本身趁機轉型、提升管理服務技術,政府再積極輔導受衝擊的中小型行業,台灣中小企業仍能保有優勢,面對外資或陸資的競爭。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