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氣象 美股 missav

假冒訴訟通知 詐騙手法翻新

中央商情網/ 2014.06.29 00:00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2014年6月29日電)有民眾接到簡訊,內容為「台北地院民事賠償訴訟通知單」並附網址,點進後慘遭詐騙;手機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手法不斷翻新。

由於行動通訊網路的發展與智慧型手機的盛行,網路詐欺犯罪手法,從過去MSN、YAHOO即時通等平台轉向LINE等通訊軟體。

根據刑事警察局統計,去年詐欺件數發生1萬8772件,財損金額新台幣37億元,簡訊詐騙案件持續增加,去年手機簡訊詐欺案件發生272件、財損金額245萬6199元;民國103年1至4月發生497件、財損金額315萬293元。

詐騙案件增加,手法、話術推陳出新。過去曾出現「假冒網路好友帳號」手法,竊取民眾Line的帳號密碼,繼而假冒好友,謊稱手機沒電或故障,欲購買遊戲點數,請民眾提供手機門號及身分證字號,再要求民眾以手機幫忙代收驗證碼簡訊。

「惡意連結簡訊」詐騙手法也常出現,歹徒會發「上次聚餐照片,你不在好可惜!」、「被偷拍的是你嗎?」這類的簡訊,簡訊並附有一連結網址。

不小心點選並在手機安裝惡意程式後,會自動透過網路上傳使用者手機內小額付費認證簡訊內容等個人資訊到遠端駭客伺服器,當事人渾然不知簡訊內容已遭歹徒竊取。

最近則出現假冒檢警調、水電公司、宅配公司等的詐騙訊息,例如謊稱「您的汽機車有交通罰單未繳」、「您正在申請網上支付電費」、「您的網購商品已送達門市」等;簡訊內容甚至可能包含當事人姓名,並附有一個連結網址。

由於檢警調具一定權威性,民眾接到簡訊若一時不查,因為擔心受罰,沒能來得及分辯真假,點進連結網址查看,可能一不小心上當受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