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菲海燕災區 重建腳步緩慢

中央社/ 2014.06.29 00:00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塔克羅班市29日專電)海燕風災侵襲菲國中部雷伊泰島地區迄今已時隔7個月,災區雖有不同程度的重振,但整體而言復甦腳步緩慢,斷垣殘壁依舊四處可見。

搭機抵達塔克羅班市機場,這是雷伊泰島的空中交通門面,映入眼簾的依然是千瘡百孔的景象,雖然機場屋頂已經修補,但行李輸送帶還是不能運作,需靠人工搬運行李,旅客擠爆出入境大廳。

當地人士表示,塔克羅班市政府已打算將機場遷往他處。

搭車進入市區,教堂在財力雄厚的教會的支持下,多已修繕完成,煥然一新,稍有財力的民眾也開始修建住宅的工程,仍還有許多被強風大水破壞的建築物,無助地癱倒路旁。

臨時收容中心的帳蓬多已拆除,災民投靠親友,或被遷往其他地點。

塔克羅班市長羅慕德斯說,全市已有9成公共設施恢復運作,包括水電的供應,但只有4成的商家恢復營業,目前最大的困難是找不到適當的空地搭建臨時屋,因此仍有約800戶災民棲身帳蓬。

他補充,塔克羅班市在尚未走出創傷之際,又開始為颱風季的到來做準備。

有地方民眾感嘆,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的政治瓜葛和利益分配,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重建的進度,但在尚稱普遍的封建觀念之下,百姓雖然心有怨言,但多半還是選擇逆來順受。

在雷伊泰島的偏遠鄉鎮,被海水淹沒的禿地已變成椰林綠田,災民開始恢復農耕,但基礎建設改善情況有限,他們的住所多半仍是以木材搭建的臨時屋,有些在國際組織的協助下換上全新的鐵皮屋頂,有些只覆上帆布,以求遮風避雨。

新的電線桿豎立在倒掉的舊電線桿旁,多半鄉鎮只有主要公路沿線恢復供電,橫向延伸出去的鄰里,到了晚上依然處於黑暗。

1名地方官員說,由於地處偏遠,中央政府的援助較難送達,因此他們只能靠自己慢慢重建。

這名官員也說,他們正向災民灌輸自力救濟的觀念,不要只想向外界伸手,靠賑濟與援助度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