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安徽考古 中華文化溯源5300年

中央社/ 2014.06.24 00:00
(中央社台北24日電)針對安徽凌家灘遺址長期考查發現,當地文化至少距今5300年至5800年,除眾星拱月式的城鎮結構、分隔居住區與貴族墓地的大型壕溝,還有祭壇、高級墓葬、禮制玉器,顯示當時社會已具規模。

凌家灘遺址1985年發現於安徽省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村,是長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

新華社報導,為了解凌家灘遺址和凌家灘文化內涵,已經連續6年展開8次區域調查,勘查面積超過400平方公里。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指出,凌家灘遺址規模巨大、功能齊全、階級分明,是一處大型中心聚落,且周邊分布至少10處規模不等的中小型聚落。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朔知指出,凌家灘文化距今5300年至5800年,社會發展經歷了幾百年,呈現眾星拱月的社會結構和獨特的環壕聚落。

結合已發現的大型祭壇、高級大型貴族墓葬、大型紅燒土建築,及功能多樣、精美絕倫的禮制性玉石器,反映凌家灘當時人口繁盛,且中心與周邊的分化明顯。

凌家灘先民不僅發展了稻作農業,還以多種動物為飲食來源。遺址本體所發現的內外兩重壕溝是重要發現,其中長達2000公尺、最寬30公尺的寬大壕溝是同時期屈指可數的大型壕溝。

壕溝是劃分居住區與貴族墓地的重要界線,居住區集中在壕溝環繞的區域內,總面積超過40萬平方公尺,外圍還有零散居住點。

建築則以挖槽填紅燒土為基礎,以木骨泥牆為牆體,並出現超過200平方公尺的大型特殊建築。

朔知認為,凌家灘出現祭壇、壕溝等大型公共建築,顯示強大的社會組織和動員能力,說明當時可能已經出現早期國家形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