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比特幣 環狀線 山下智久

《華府觀察》變調的香港之夜

自由時報/ 2014.06.16 00:00
◎曹郁芬

「夜幕低垂紅燈綠燈,霓虹多耀眼,那鐘樓輕輕迴響,迎接好夜晚…」鄧麗君這首「香港之夜」,不知喚起多少人對這顆東方之珠的浪漫情懷。若不是中國政府在新發表的白皮書中赤裸裸地告訴全世界,「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其實是北京給的一場春夢,或許世人還以為「香港之夜」可以繼續傳唱。但也正是因為這份白皮書,香港才再度出現在華府的雷達螢幕上。

由於六四天安門事件記憶猶新,美國對於一九九七年必須「回歸」中國的香港,是有特殊關照的。九二年美國國會制定的「美港政策法案」(US-Hong Kong Policy Act)明文規定要將香港和中國分開對待,而且國務院每年要向國會提交香港報告,以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落實。但國務院自二○○七年後不再提出報告,只是每年提出的人權報告仍將港澳和中國分開處理。

香港民主原本應在○七年實現,雖然北京的承諾跳票,但中國崛起的陰影掩蓋住香港的掙扎。派任華府之初,香港還常常是聽證會與研討會的話題,但○七年後香港彷彿蒸發了。即使有研究兩岸問題的美國學者提到香港,也是從一國兩制能否吸引台灣和中國統一的角度出發。

從香港,可以看到爭取民主自由要有實力,也要付出代價。香港的一國兩制靠的是「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但解釋權和執行權都在北京手裡。這與具備自己的領土、國民、軍隊和外交權的台灣截然不同。台灣為了生存將華府當成一級戰區,從蔣介石時代開始就在全美遊說佈線。香港的民主派元老李柱銘和陳方安生直到今年四月才在訪問華府時,要求國會重啟「美港政策法案」,並在國會成立「香港連線」。

曾有一位跟隨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訪美的香港記者,因為採訪新聞過衝,被解放軍召來飯店警衛毆打,半夜哭著打電話向我求助。我幫她和香港駐美經濟貿易辦事處聯絡,雖然辦事處協助她到醫院驗傷,但在沒有領事外交權的情況下,她得不到正義,委屈只能往肚裡吞。

沒有大確幸,哪來小確幸?變成中國的一部分,經濟或許可以沾光,但人權、政治、法律和自由也都成了「中國模式」。權力如果從上而下,是掌權者給的,又如何能夠期待北京在十三億人中獨厚香港?

「啊!人們追隨著虛幻的夢想。如果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何其無趣!為什麼讓我脫胎降世?為什麼心裡會感到寂寞?」這是鄧麗君在六四後以日語演唱的另一首「香港」。在這場中國崛起的世紀大戲中,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好好地活著,把自由民主的燈亮著,將人權法治的門開著,讓從虛幻夢境中醒來的港澳和中國人,不問自己為什麼寂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