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藍武士發威 要比踢進16強更好

中央社/ 2014.06.15 00:00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特稿)日本男足國家隊的義大利籍總教練札克羅尼(Alberto Zaccheroni)今年5月12日公布巴西世界盃足球賽的23人名單,吸引大批媒體採訪。有媒體還發行28萬6000份的「號外」。

日本男足國家代表隊稱為「武士日本」(Samurai Japan),因球隊制服採藍色,有人稱球員為「藍武士」。2010年南非世界盃足球賽時,藍武士踢進16強,這次巴西世足賽,日本期待高於這成績。

在東京街頭,有時可看到有人穿藍武士球衣,全家便利超商店員更穿來當制服;許多店面也貼著「藍武士」代言的多種商品廣告。

目前,前進巴西觀戰的旅行團預約情況好,觀賞三場賽,17天13夜費用178萬日圓(約新台幣53萬元)。

漫畫「足球小將翼」

帶動足球風氣

上屆南非世足賽時筆者曾到東京六本木的運動酒吧採訪,感受到拘謹的日本人觀戰時變得熱情開放。當日本球員進球時,連一旁陌生的人都相互擁抱。贏戰當晚,六本木、澀谷知名的鬧區街道彷彿在開派對。

說到日本人對足球的喜愛,一定要提到漫畫「足球小將翼」。漫畫內容描寫主角大空翼的成長,傳達了足球的樂趣與魅力,1983年改編成動畫,掀起日本的足球風氣。

日本前足球國家代表隊員中田英壽、川口能活等,許多日本選手、甚至法國代表隊的席丹( Zinedine Zidane)也曾說受到這漫畫的影響。

截至2007年為止,這漫畫系列書在日本銷售突破7000萬本,與日本以外的國家正式簽出版約的翻譯本約1000萬本。

年輕人最愛的運動

職業足球勝過職棒

「讀賣新聞」3月2日公布日本民眾對體育的愛好情形。結果顯示,「職棒」連續19年奪得第一。在可複選的情況下,最愛的體育選答「職棒」者占46%、「高中棒球」、「職業足球」各占31%。

從年齡層來看,20至30歲的族群最愛的體育是職業足球,其次才是職棒。對於2014世界盃足球賽回答「關心」者有66%。這個問題在上屆世足賽舉行前於2009年所實施的民調結果為50%。

日本於1991年11月成立社團法人日本職業足球聯盟(J聯盟),初期僅10隊,於1993年5月J聯盟開賽。1998年有18隊,1999年分成J1、J2兩種,今年成立了J3,目前共有52隊參加(J1:18、J2:22、J3:12)。

在J聯盟成立前,日本原本有以業餘選手為主的全國性足球聯盟「日本足球聯盟」(JSL)。但當時人氣低、選手待遇差,媒體也甚少報導。

日本足球協會一直想讓JSL變成職業足球化,有人擔心,就連經營職棒的企業都虧錢了,遑論辦職業足球。不過,現在日本職業足球人氣旺,常可從電視轉播看到球迷的狂熱。

足球全亞洲第二

球員效力英超義甲

5月8日FIFA公布最新的足球隊世界排名。日本和上次結果一樣排名47,在亞洲僅次於伊朗(世界排名37),居第二。

日本隊曾在2002年、2010年世足賽踢進16強。本屆世足賽日本隊23人名單當中,旅歐球員有12人,J聯盟球員有11人。

除在南非世足賽射入兩球的明星球員本田圭佑(27歲)之外,香川真司(25歲)也首度入選。其中年齡最大的遠藤保仁(34歲)連續三次代表日本隊征戰世足賽。

此外,傷勢恢復情況令人擔憂的旅歐球員長谷部誠(30歲)、內田篤人(26歲)與吉田麻也(25歲)榜上有名。

日本男足總教練札克羅尼說,選考的標準首先是考量攻擊的才能,其次是重視團隊和諧、戰術理解力強。

明星選手香川真司在札克羅尼公布名單時正好在返國的客機上。他司職中場,目前效力英超曼聯。2011年1月,FIFA發表了「2011年最期待的13位新球員」,他榜上有名。

本田圭佑是日本國家代表隊的王牌,司職中場,也可客串左後衛與前鋒。今年1月8日,他在義大利甲級足球聯賽(義甲)AC米蘭的聖西羅球場出席入團記者會。

他以英文說,12歲小學畢業作文〈將來的夢想〉中寫著,想當世界第一的足球選手,希望有一天能進義甲,並且披上背號10號球衣,現在美夢成真。

小學就想打敗巴西

本田離夢想越來越近

本田的粉絲分布各年齡層,為平價服飾品牌優衣庫(UNIQLO)代言新款牛仔褲的他看起來帥氣有型。拍攝廣告的同時,本田接受日本雜誌AERA採訪表示,有人說夢想能實現與不能實現的差距就在於有沒有才能,但他認為不論是誰都可培養超越才能的力量。

記者對他說,4年前日本的選手如果說想在世足賽奪冠的話,會被笑連笨蛋都不如,但現在不僅是他,日本國家隊的成員、球迷有的也敢說出奪冠的話。

本田說,人要常有新的想法才行,否則總是會想踩煞車,變得只能做同樣的事,那是很恐怖的事。

本田在小學畢業作文最後寫著:「在世足賽的目標是:與巴西爭霸,最後以2:1打敗巴西。」他是否能美夢成真?結果6、7月分曉。。(詳細報導內容請見「全球中央」雜誌2014年6月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