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低溫療法 周產期窒息嬰療效佳

中央社/ 2014.06.10 00:00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0日電)新生兒周產期窒息是足月新生兒死亡原因之一。奇美醫學中心表示,低溫療法可降低病嬰死亡率及改善神經學後遺症。

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醫師賴明琪今天指出,周產期窒息是指在分娩期間,胎兒和母體間氧氣交換不足或血流受阻,造成胎兒器官缺氧變化。其中腦部因缺氧或缺血所造成的傷害,可能產生永久的神經學後遺症,稱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發生率占活產的1/1000至2/1000,死亡率占10%至20%,存活病嬰中產生神經學後遺症占20%至45%,病症包括癲癇、肢體功能障礙、腦性麻痺,視覺或聽力障礙或智能受損。

嚴重的子癲前症、子宮內生長遲滯、臍帶繞頸或胎盤早期剝離,都是新生兒周產期窒息的高危險群。

賴明琪表示,以往只能用支持性療法,維持嬰兒的呼吸道和血液灌流,矯正體內代謝酸堆積,控制抽搐和腦部水腫,但許多嚴重窒息病嬰雖搶救回來,卻難逃終生臥床和腦性麻痺的厄運。

如今,醫學研究發現低溫療法能降低腦部代謝率,減少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自由基和炎性物質的產生,阻斷細胞死亡和凋零的一連串連鎖反應。

賴明琪說,低溫療法就是讓病嬰體溫降至攝氏33度到35度,持續72小時後,再逐漸恢復正常體溫。降低體溫方式有全身性降溫和頭部降溫。尤其是施行在中度腦病變的新生兒上,效果更顯著。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