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頭皮黑痣搔癢「摳出血」 男驚罹晚期皮膚癌

NOWnews/ 2014.06.09 00:00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頭皮、臉皮的黑痣莫名出血,當心可能是皮膚癌上身!一名35歲的男性業務員,日前頭皮上的黑痣突然搔癢難耐,出手一摳,不慎抓傷流血,沒想到搔癢部位竟血流不止,就醫檢查已經是晚期黑色素細胞癌。醫師提醒,若發現皮膚的痣或斑塊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越長越大超過1公分等,應盡早就醫。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最新10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皮膚癌名列國人十大癌症第8名,在國內,平均約每3小時就有一人罹患皮膚癌;其中,黑色素細胞癌雖僅占所有皮膚癌患者的7.8%,卻因惡性高且容易轉移,致死率相當高,往往僅能存活數個月。

洗頭、洗臉時,看到血跡斑斑,才意外發現罹癌!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說,皮膚癌可分為「黑色素細胞癌」和「非黑色素細胞癌」兩種類型,其中黑色素細胞癌的死亡人數,已更高出非黑色素細胞癌4成,且近3年死亡人數逐年攀升。

皮膚癌雖好發於60歲至80歲的老年人,但楊志勛說,診間也不乏30歲至40歲的青壯年患者,尤其,統計顯示,黑色素細胞癌患者的發病年齡遠較非黑色素細胞癌年輕,不可掉以輕心。

楊志勛提醒,亞洲人黑色素細胞癌多發生在手腳,平常可以自我檢測,只要發現皮膚上的黑痣或斑塊有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摸起來粗糙,尤其,如果體積越長越大、超過1公分以上,更要盡早就醫,以皮膚科門診為例,透過皮膚鏡可確診95%以上,及早治療。

治療黑色素細胞癌,過去多採用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方式,但腫瘤反應率不佳,醫師常常面臨沒有『好武器』可使用的困境。台大醫院皮膚部醫師朱家瑜指出,衛福部日前已核准第一個抗BRAF基因標靶藥物,可用於治療BRAF突變陽性且無法以手術切除,或是轉移性的成人黑色素細胞癌患者,相較傳統化療,存活期可突破一年。

朱家瑜強調,研究顯示,華人皮膚癌患者當中,約有25%的BRAF基因發生突變,一但確診,最好先透過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突變,以決定是否適用更精準的標靶治療。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