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觀察/柯姚首辯 口號如何落實?

NOWnews/ 2014.06.03 00:00

記者林靖堂/分析報導

綠營首場在野整辯論會在2日舉行,民進黨立委姚文智力戰台大醫師柯文哲。在這場少見由兩位非法律背景的政治老手與新秀,不到一個小時的攻防中,實際上仍僅止於口惠,未有聚焦。

姚文智強調自己的都市政治經驗,重談廢松機,猛咬柯文哲;柯文哲則大鳴其道,避姚砲口,六大目標口號漂亮,實際政策仍待檢驗,而柯大談中止國民黨執政卻又彰顯自己行醫救人不分藍綠,則略顯矛盾。

在這場極為簡潔的電視政策發見暨辯論會中,看到的是仍老調與口號,例如廢松機建公園、例如新三民主義(庶民、鄉民與公民主義);沒有火花,姚文智對柯文哲的質疑點到為止,以及柯文哲若有似無地向連勝文喊話,沒能見到同為在野陣營台北市長參選資格競爭者「互相漏氣求進步」,反而有點像郎有情妹無意,你抬你的高雄市政經驗、我講我還權於民的市政理念。

綜觀這場電視辯論,姚柯之辯似乎少了什麼? 首先,即使姚文智已有參與都市規劃建設之經驗,高雄與台北仍有落差,高雄經驗是否能讓台北市民感同身受,恐怕說服力有待驗證。再者身為台北市唯一民進黨籍的大同、士林區域立委,更應將自己在地服務、台北西區的在地反省、立委政見落實的實際政績作適當彰顯。

況且,松山機場拆遷與否已是多年空頭政策,若提不出有效而為更多人接受的拆遷配套計畫,松機拆遷與所謂大中央公園永遠只是台北市每四年選舉政策的美夢罷了,與其如此,為何不實際多談東區廣慈博愛院區的綠地保存爭議,乃至於如何文化建設台北?

柯文哲力談如何透過開放政府與公民參與來跳脫藍綠對決,訴求市民應民智大開,防堵官三代。有新三民主義與六大目標,詞彙表達若誠,但是這些口號如何達到如何落實,仍屬未知。

台灣民主政治發展至今三十年有餘,民眾已不若以往,口號論述的背後,要有更多的實質行動方案支撐,亮麗外表若無內涵,民眾或許亦能透過網路壓垮柯文哲的選情,然而那正是柯文哲訴求透過網路科技直接公民參與的後果。聰明與年輕的選民,利用網路搜尋資訊、討論政策的能力不容小覷。

距離年底選舉,說快也不快;綠營整合,說不急也急。透過整合與辯論提出一套完整能說服台北市民的四年政策配套,有其必要,若未來整合辯論,能透過「互相辯論求進步」談出一套利於北市民的市政計畫,從辯論中看見綠營候選人的高度與實際,勝選或許不是遙不可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