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六四25周年 回顧天安門事件

中央社/ 2014.06.02 00:00
-六四25周年專題之一(中央社記者周羿伶台北2日電)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1989年4月逝世,原本為紀念胡耀邦、要求民主自由的學運,在當時中共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定調、時任國家總理李鵬鎮壓下,竟成震驚國際的「六四天安門事件」。

1978至1987年,在鄧小平支持下,時任中共組織部部長、中共總書記等職務的胡耀邦力推農村改革、經濟改革、平反冤案,推動思想解放運動,使社會掀起政治改革聲浪與期待,被稱為「黃金十年」。

在各界思想活躍,期待政改聲浪下,上海、北京等17個城市1986年底爆發學運,提出「要民主,要自由,要人權,反官僚,反腐敗」口號,要求政府進行反腐敗與民主化改革。

中共元老保守派把學運歸咎自由化知識分子煽動,以及胡耀邦的縱容,胡耀邦1987年1月被迫下台,1989年4月15日逝世。

胡耀邦在這波中共高層改革和保守路線鬥爭中被鬥下台、過世,反助長了學生擁護支持民主的聲浪。當時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學生和民眾在天安門廣場集會,對胡耀邦過世發起紀念活動。

在紀念活動上,除了公開演說、討論社會問題,大學生向政府提出實行言論自由、透過民主形式對部分領導實行改選等要求,還有學生在胡耀邦國葬儀式下跪提交請願書。但學生聲音並未得到政府任何回應。

政府的沉默引起各地罷課潮,鄧小平對此定調為「有計劃的陰謀,是一次動亂」,中共黨報人民日報4月26日還以「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為題發表社論,燃起學運熊熊烈火。

由於不滿426社論,以王丹為代表的學生絕食抗議和遊行,逼迫政府收回社論。

5月19日出現了讓學運成為血腥鎮壓的關鍵點。李鵬召開北京黨政軍幹部大會,決定要動用軍武「扭轉局面」,避免這場學運導致「全國範圍的大動亂」,隔天中共當局立刻宣布戒嚴、軍隊進駐北京城。

6月2日時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師劉曉波、知識分子高新、周舵及台灣歌手侯德建到天安門廣場開始絕食,燃起學生激情,原本逐漸離去天安門廣場的人潮再次聚集。

6月3日晚間至4日,大陸軍隊開始一系列鎮壓行動,包括開槍、丟擲淚瓦斯、坦克開進廣場「清場」等,使這場學運沾滿血淚。

學生退出天安門廣場,大陸政府開始逮捕處分參與學運人士。當時的學生領袖柴玲、吾爾開希逃往歐美國家,陳子明、王軍濤、王丹及趙長青遭到逮捕。

經過六四事件,中共保守派鞏固在黨內地位,在鄧小平領導下,走向經濟持續改革開放,但政治仍緊抓保守的「經右政左」路線。

據國際組織和國際媒體統計,六四事件傷亡人數從數千人到上萬人不等,但大陸政府至今不承認這段歷史,使天安門事件受害者家屬仍無法得到平反。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