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密集賽程 爆米花考驗球員體力

中央社/ 2014.05.26 00:00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台北26日電)爆米花聯盟熱鬧開打,為業餘成棒帶來新風貌,但是球員未經春訓就投入準職業的賽程,圈內人士形容「有如趕鴨子上架,走一步算一步」。

由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緯來電視台共同主辦的2014年爆米花夏季棒球聯盟24日在天母棒球場熱鬧開幕,啦啦隊女郎、後援會造勢,比賽氣氛有如職棒,有觀眾3288人。

爆米花賽制堪稱世界首創,以國內6支業餘成棒球員為班底,加上外籍的職業球員、具潛力的大專學生;棒協將比賽定位為「獨立聯盟」,以培訓、發展為目的。

沒有爆米花之前,業餘成棒的主要以短期盃賽為主,賽事為3月到5月間的春季聯賽,7月的夏季對抗賽,以及10月的協會盃全國年度大賽,年底的冬季巡迴賽、盟主爭霸賽等。

短期盃賽場場關鍵,球隊燃燒熱血力拚,主力精兵都壓上前線;但是對長時間季賽來說,強調一線、二線陣容的調整輪替,板凳深度,重視整季的勝率,而非1場比賽定勝負。

春季聯賽5日剛落幕,休息不到1個月的時間,6支業餘隊隨即投入爆米花聯盟,展開3個多月、150場賽程,每隊各打50場。每星期出賽5場,幾乎等同中華職棒賽程。

世界各國的職棒球季大約從3月打到10月,職棒球員在季前、季後有時間可以調配體能,特別是春訓,為整季的比賽打基礎。而爆米花聯盟的球員,未經春訓就投入密集賽程,考驗球員的續航力。

有職棒出身的教練指出,經過春訓才能為球季「儲備能量」,爆米花聯盟初次創立,球隊來不及事先規劃體能調整,50場比賽打完,還要參加協會盃、冬季賽,球員的體力負擔很大。

對照中華職棒,有不少從業餘新秀第1年挑戰職棒都面對銜接問題,初次面對密集出賽,新人球季經常在7月以後進入疲勞期。而對爆米花聯盟來說,今年的6隊近200多名球員,都面臨體力銜接的問題。

除了每星期5場比賽之外,比賽場地分散在台灣各地,包括台北、台中、雲林、嘉義、高雄、屏東、台東等球場,各隊移動都用大巴士、旅館為家,旅途勞累也是問題。有球隊透露,因為參加爆米花聯盟,球隊經費多花新台幣500萬元的差旅費。

再加上7月以後,夏季炎熱的氣溫,6隊本土球員、外籍洋將都有多重考驗。不管是疲勞影響比賽內容,甚至受傷中斷選手的運動生命,各隊教練都謹慎以對。

一名資深教練表示,爆米花聯盟新成立,對6隊的體能來說都是很大的衝擊,有如「趕鴨子上架」,目前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如果明年還要舉辦,會建議棒協要有全年度完整的規劃」。

這名教練說,剛結束的春季聯賽,球隊很認真地去拚,幾乎把體能都發揮出來了,這就是短期盃賽的打法;接下來爆米花的賽事戰線延長,主力、替補球員的輪替會更頻繁,避免疲勞、受傷,戰術方面會讓球員有更多的空間自由發揮。

外籍洋將的加入刺激技術水準,電視轉播增加企業曝光度,都是爆米花帶來的正面效應,但是業餘球員首度投入長時間的賽季,體力能否適應是最大的挑戰。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