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張秦華/雲林縣報導】CPR(心肺復甦術)是人體生命急救的保護措施,而文化資產的保護也需有CPR(City。Past。Revive)文化復甦、保存與城市發展的概念。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所,於今、明(23、24)兩天,於該校人文與科學學院人科二館DS120演講廳舉辦「第十四屆文化山海觀研討會」,主題為「文化資產C‧P‧R」,來自全台各地文史團體人員與會。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侯春看校長(圖一)蒞臨致詞時談到:文化資產屬於全民共同的資產,而文化山海觀研討會的舉辦,有效地提昇台灣社會對於文化資產的關注度。侯校長也期勉文資系能舉辦國際性文化資產保存研討會,培養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的國際視野。
縣長蘇治芬表示,雲林縣文化資產豐富,有形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如:北港朝天宮、麥寮拱範宮、斗六行啟記念館、虎尾布袋戲館、合同廳舍、雲林故事館、斗南鐵道倉庫他里霧文化園區及二崙故事屋等等,及無形文化資產如:北港朝天宮迓媽祖、口湖牽水狀及5月10日才移駕斗南股的六房媽過爐等等活動,或為歷史空間活化,或為多元文化及人文薈萃的深刻表現,展現雲林特有的觀光文化生命力,發揮雲林獨具特色的豐富文化資產優勢。
蘇縣長指出,縣府積極地連結中央資源、結合民間與縣內大學相關系所的力量,讓雲林縣的文化資產保存向下扎根。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除參酌專家學者的專業意見外,並從社會網絡的各個行動者,居民、地方文史工作者、公部門等,回到生活與文化關係的最底層,去發現多元文化資產的價值體。
蘇治芬強調,文化資產維護、保存與活化是一種動態的概念,就公部門的立場,應是打造一個可以讓多方對於“某棟老建築”、“某條街道”、“某項技藝”、“某件老東西”等等的意見或想法,可以平等地發聲、充分被討論的機制與平台;唯有讓縣民理解縣府對於文化資產保存活化的決心,體現參與縣府文化資產保存政策的討論,才能讓更多民眾瞭解文化資產不是束縛地方發展的絆腳石,而是讓地方特色故事可以被訴說、傳承與行銷的關鍵所在。
研討會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局長、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丘如華秘書長專題演講,演講題目分別為:「新世紀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概念」、「土地倫理─歷史、文化、環境共舞」。
5月24日第二天研討會下午則以「文化山海觀論壇討論—City。Past。Revive─文化保存與城市發展如何共存?」為題,分別邀請到台灣各地的地方文史保存團體,中區再生基地、古都保存再生基金會、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等組織負責人與會討論論壇相關議題。
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主任李謁政(圖二)表示,本次研討會依據數個不同議題進行論文發表與討論,分別是:面面「聚」到—建築、老城區、聚落型文化資產的保存;「失」承名門—台灣傳統藝術與民間習俗的危機; 察言「觀」社—文化資產觀光的社會趨勢;「舊」與「新」織—新科技‧舊工法的對話;奉公守「法」—文化資產價值認定與法源依據;「添」賦人權—文化資產保存的監督機制。
「文化資產C‧P‧R」是源自於心肺復甦術CPR的概念。文化資產屬於社會大眾的資產,因此當發現身邊的文化資產面臨保存的危機時,每位民眾理當要進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搶救,盡力透過各種不同的方法來保存、經營、維護我們的文化資產,文化資產是屬於全民共同擁有的資產,理當每個人都應對文化資產保存盡一份心力,這是一種文化資產的「草根性」,文化資產保存的力量應該是由下而上推動進行的,期待大家一起投入文化資產保存運動。
第14屆文化山海觀網址:http://shanhaikwun2013.weeb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