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學界穿梭兩岸 成國安管控漏洞

自由時報/ 2014.05.23 00:00
記者羅添斌/特稿

我國人民非經許可不得擔任中國黨政軍職務,為兩岸條例明文規定,朝野之間縱有政治立場的分歧,但都同意此項條文的重要性,然而,過去被政府管控的對象,大多集中在國安、軍情及政務人員,長期來往兩岸、又能參與機敏計畫的學術領域人士,則已成為國安管控機制的漏洞。

在遙測研究領域具有權威地位的中央大學教授陳錕山,因長期曠職,並且跑到中國中科院任職研究員,還入選中國的「千人計劃」,遭到中央大學解聘。

陳錕山遭到中大解聘事小,國安軍情機密有外洩之虞事大。陳錕山長期接受國安局、國防部中科院及軍情單位的委辦計畫,先不論陳錕山有無帶走任何機敏資料,以其擁有的尖端領域知識,加上長期接觸機敏計畫,熟知我國如何與多個盟邦進行衛星偵蒐合作計畫,光是這些,就已足夠對台灣造成重大國安衝擊。

國安及軍情單位長期與學術界合作,並委託學者進行研究,有些是不涉及機敏的基礎研究,有些則是事涉機密業務的實務研究計畫,學者們一旦接受具有機敏性質的研究計畫,除了必須同意簽署保密條款外,還得同意接受出境管制,在一定年限內不得赴中國,但在政府光說不練的情形下,接受機敏研究計畫的學者,兩岸之間跑來跑去的無法勝數。

馬政府應即亡羊補牢

其次,馬政府對於台灣人士在中國任職黨政軍職務的認定太過於寬鬆,處罰標準太輕,早已遭到在野黨的抨擊,而若對象是學術圈人士,在尊重學術的大帽子下,認定的標準更加寬鬆,如今此案爆發,馬政府若無法立即採取嚴密的管控措施,類似事件恐將層出不窮,成為衝擊國安的未爆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