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莫迪勝選或加深宗教衝突隱憂

中央社/ 2014.05.16 00:00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特稿)具爭議性的印度政治人物莫迪將出任總理,但他與印度教基本教義派的關係,以及過去應對穆斯林的態度,卻加深外界的疑慮。他能贏得穆斯林的民心,帶著驕傲執政嗎?

「族群衝突猶如長在憲政世俗主義形體上的腫瘤。發生在那羅達巴狄亞(Naroda Patiya)的事件,是印度憲政史上黑暗的篇章」,2012年8月31日,西印古茶拉底省的法官如此寫著,2002年古省的宗教暴力衝突30人被判有罪。

上述宗教衝突發生在莫迪治理的古省,造成790名穆斯林、254名印度教徒死亡,他被指控放任、甚至煽動宗教仇殺。儘管法庭無法將他定罪,他也始終不承認自己有任何責任,但13年來,事件陰影如影隨形跟著他,成為他政治生涯最大污點。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4月有1期的封面標題是「有人能阻止莫迪嗎?」文章直陳「與宗教仇恨有涉的人,絲毫談不上現代化、誠實或公平」、「本報恕難支持莫迪登峰造極」。

印地語電視台「新聞1台」(Channel One News)編輯暨政治評論家安薩里(Yusuf Ansari)告訴中央社記者:「我不會說那起事件是暴動或宗教衝突,那是針對少數民族的大屠殺。被歸為少數民族的穆斯林是印度第2大族群,但它占全國總人口的13.84%,總數近2億,可以這樣忽視他們嗎?」

現在,莫迪即將成為總理,但他與印度極端宗教勢力的關係,以及他過去應對宗教和族群議題的作為,例如他拒絕戴穆斯林禮帽,不曾譴責去年8、9月受害者大部分為穆斯林的北方省穆扎法爾納加爾(Muzaffarnagar)縣的流血衝突,在在加深外界疑慮。

印度最大遜尼派穆斯林教士組織印度學者協會(Jamiat Ulama-i-Hind)秘書長馬達尼(Maulana Mahmood Madani)道出穆斯林的憂慮。他說:「大多數穆斯林認為2002年的事件是省政府計畫的復仇。」馬達尼說,莫迪應該擔下讓狀況失控的道德責任。

莫迪的出身更加深外界對新政府宗教和族群政策的憂慮。

他是印度教基本教義派團體「民族志工組織」(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 RSS)資深成員。這組織大力推動將宗教認同與國家認同相結合的「印度教徒特性」(Hindutva)理念,使得「建立1個印度教國家」成為凝聚這個國家逾8成印度教人口最有力的訴求。

然而,這主張明顯忽視印度社會的異質性,選舉時雖成為印度人民黨的摧票利器,但它的排他性卻造成印度教徒與其他宗教族群關係緊張。

這屆選舉,印度人民黨的競選宣言提出多項推動「印度教徒特性」的政見,其中又以在阿尤德亞(Ayodhya)重建羅摩(Rama)神廟最受注目。同樣的建廟主張在1992年曾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族群對立,1700多人在衝突中喪生、5500多人受傷,為印巴分治後最嚴重的宗教衝突。

有學者警告,強行推行上述主張,無異是將印度社會推向內戰的邊緣!

儘管社會上出現莫迪政府可能撕裂族群的指控,專業攝影師肯納(Dinesh Khanna)卻認為不必太悲觀。肯納告訴中央社記者:「他都執政了,為什麼還要讓族群衝突發生?貴為總理的他自己去點燃族群之火,是要證明什麼?難道是要證明他沒有治國能力嗎?」

安薩里強調,莫迪得到人民的託付,人人都必須尊敬這項託付。

但他接著說:「勝選是一回事,贏得民心又是另一回事。莫迪是登上大位了,但如果他無法贏得穆斯林的民心,他能夠帶著驕傲執政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