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北美館「未明的雲朵」觀察東亞城市轉變

民生@報/陳小凌 2014.05.09 00:00
圖說:新鮮清香的牧草堆疊出度假村。陳小凌/攝影。

【文/陳小凌】藍紫的雲朵就在落地窗前,新鮮清香的牧草堆疊出度假村,當代建築在現代城市中可以發想出無限可能,山水街、尺寸街、學習街、微物街、烏托邦街和雲朵街,這不是奇想,來自台灣、香港、中國、日本等20組位建築和藝術家透過聲音、裝置、影像、建築結構等藝術媒介,將北美館方形展場想像成7條街廓,每道街廓呈現不同的小城市風景,將夢想成真。

今年適逢台北建城130週年,北美館首次策劃探討城市空間的專題展「未明的雲朵」,由台灣元智大學建築系教授阮慶岳、香港大學建築系建築設計與視覺文化助理教授曾慶豪策展,對於東亞城市及建築的現代性狀態,做出反思的探索,也意圖對現代/科技的必然關係提出質疑,同時表達「現代並不違逆歷史與底層現實」的觀點。

展名《未明的雲朵》,引自14世紀英格蘭佚名者所寫的基督教神學書《The Cloude of Unknowyng》。書中認為「若想要真正的認知神,必須要捨去被告知與預設的答案,包括被他者建構的自我與知識,才能勇敢進入到「未明」的狀態,真正感知到神的存在。」

阮慶岳表示:展覽對烏托邦表達想像,對台灣的建築前輩陳其寬致敬,對真實生活的微物與尺寸投注關懷,藉由福島事件與北韓社會的近期現象,做出謙卑地學習與反省,也嘗試思考山水/園林/宇宙,與現代城市/建築的關係何在。

「一城七街」,是從北美館空間引發的聯想,其中格子狀行列整齊的室內空間,以及四邊形的外在城郭暗示,聯想到傳統的東亞城市與街道。也藉此對東亞城市的內在文明氣味(譬如11世紀清明上河圖的汴京),與在其中穿梭來去、極其豐饒有趣的街道生活,再次投注瞻顧與思索。

24組藝術家於七條街廓中的現地裝置作品中,可見臺灣建築前輩陳其寬日常生活的手稿記錄與私人收藏,以及從福島事件與北韓社會的近期現象觀察中,謙卑地學習與反省山水/園林/宇宙與現代城市/建築的關係,顯示對城市關懷的人文情感。

以去城牆、去建築的主軸探討現代城市中的多重向度,對於東亞城市及建築的發展及現代性狀態,以及「現代=科技」此一命題提出質疑,表達「現代並不違逆歷史與底層現實」的觀點,思索東亞現代城市住民與居所的互動與空間記憶。展期至8月17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