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言論版1日的專文說,目前只有德國在日本福島發生核災後,屈服在恐懼情緒下,決定逐步放棄核能,轉而大筆投資風力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這種作法的後果之一,是使得溫室廢氣排放量增加,至少目前如此,因為德國不得不啟動以往的燃煤和天然氣發電廠;而燃燒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礦物燃料對環境的破壞,尤甚於核災。
毫無疑問,世界各國必須節能,並開發太陽能、風力和海流等再生能源,以滿足不斷擴大的需求;但要以這些能源取代礦物然料與核燃料發電,尚遙遙無期。
各國的唯一辦法只有謹慎,包括謹慎設計、維護和操作一切核子設施。決策當局也應慎防在地球不斷暖化的情況下,因恐慌而關閉了清潔能源的重大來源。
烏克蘭車諾比核災迄今已28年,國際專家現正在電廠廢墟加蓋鋼罩,以加強防堵輻射外洩。紐時認為,某些人士對未來使用核能的無端恐懼,也應埋葬在這座鋼罩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