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成立台灣第一座中華白海豚棲息海域 林務局:特別有意義

NOWnews/ 2014.04.22 00:00

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在世界各地都有許多環境保護的活動,而農委會搶在地球日前夕(21日),核定「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規劃案,劃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也成為台灣第一座海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農委會指出,「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範圍北起苗栗縣龍鳳港,南至嘉義縣外傘頂洲燈塔,西邊界線依中華白海豚之活動範圍分4區,分別訂為距海岸線1至3浬線,東邊界線為依海岸線外推50公尺、並包括主要河口,範圍涵括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總面積76,300公頃,將進行先行預告30天後再公告。

林務局補充說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97年將中華白海豚公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林務局為保護中華白海豚族群之存續,持續委託學者進行中華白海豚長期生態監測及族群研究、累積科學資料,撰擬中華白海豚保育方案,並自98年起至103年間,逐步依監測資料進行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規劃及區界之測定。   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經印度半島到非洲東部沿岸,並包含澳洲北部海域,臺灣西部沿岸海域亦為其棲息地。

目前臺灣西部沿岸因過度漁撈、水下噪音、污染及棲地破壞等人為干擾,白海豚族群數量已少於100隻。過去一年多來,林務局已多次邀集經濟部、交通部、國防部、漁業署、臺灣電力公司、工研院等討論說明並廣納意見。林務局與漁業署多次至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漁會與當地漁民溝通,並辦理10場座談說明會,更於102年10月11日至彰化區漁會討論共同保育中華白海豚方案,當地漁民表示願意協助海上監測或巡守工作,共同保育中華白海豚和其他海洋生物。

林務局表示,在規劃過程中,均與漁業署縝密協商,重要棲息環境劃設係對海岸開發做合理之限制,可使潮間帶受妥善保護、涵養漁業資源,實有利於漁民及中華白海豚之食源;重要棲息環境範圍內既有漁業利用行為,除未滿50噸拖網漁船不得於距岸3浬內作業等既有限制外,其餘漁業利用行為仍可持續作業。 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8條規定,在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經營各種建設或土地利用,應擇其影響野生動物棲息最少之方式及地域為之,不得破壞其原有生態功能。既有之建設,土地利用或開發行為,如對野生動物構成重大影響,中央主管機關得要求當事人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限期提出改善辦法。 林務局最後強調,為保育中華白海豚族群存續,在地球日前夕完成劃定「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實具有特別意義。

中華白海豚小檔案 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Osbeck, 1765)因其背鰭下方及後緣呈駝峰形狀,因此又稱為印太洋駝海豚,臺灣地區則俗稱「白鯃」或「白海豬」。出生時體長約1 公尺,成體可達約2.5 公尺,體重約200-250公斤,喙部突出狹長,背鰭矮而呈鐮刀形或三角型。幼年時期體色呈灰色,長大後體色逐漸轉淡,少年時期身體出現斑點,成體的斑點逐漸減少消失,最後體色會呈現白或粉紅色。經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三地學者於2005年商討後同意,統一稱呼此種海豚為「中華白海豚」。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