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教務長戴念華、學務長謝小芩等都參與此次論壇講座,肯定學生從多元角度認識服貿及兩岸議題。謝小芩說,台灣學運從民國五十一年就開始,一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她肯定學生帶來的正面能量。
清大學生會昨也邀請兩名中國學生和澳門學生談服貿議題。淡大中國學生蔡博藝多次參與台灣社會運動,她肯定太陽花學運帶來的正面功能,強調中國官方不能再以「統獨」來界定台灣問題。
她說,太陽花學運學生攻佔立法院雖是偶然,但值得肯定,只是她不認為學運退場是光榮退場,而是不得不的結果;她認為,台灣學運與社運的整合還有溝通、磨合之處,尤其「出關播種」如何深化學運和社會運動精神,才值得觀察。
反中國化是擔憂主軸
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徐斯儉則以「房間裡的大象」來談服貿問題。他說,中國不是一個普通的貿易對象,現階段,不管是學運或社運和NGO團體,都擔心「中國化」對台灣的侵蝕,「反中國化」才是擔憂的主軸,服貿只是一個選項。
他也肯定太陽花學運帶來的影響,其意義是為兩岸重啟談判創造籌碼,喚醒台灣對兩岸關係中的公民意識,也為形成兩岸關係法制再造進行修改,讓服貿協議的監督機制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