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邊緣地景 北美館外竹鷹架賞景

民生@報/陳小凌 2014.04.10 00:00
圖說:北美館廣場地景裝置《邊緣地景》。陳小凌/攝影。

【文/陳小凌】臺北市立美術館廣場上,竟然出現一座2000多根孟宗竹和桂竹搭建起來,如鷹架般的地景裝置藝術,以1比1比例,將美術館大廳搬到室外,觀眾可走上這座竹鷹架,從三層樓高的不同角度觀賞北美館四周風光景致,也能坐在鷹架上仰望天際線,看飛機、聽風聲和觀賞日落夕陽和星光。

這座由建築師蘇富源、陳宣誠與藝術家任大賢共同合作的地景裝置《邊緣地景》,提供觀眾一個與美術館重新對話的開放空間。也是北美館長黃海鳴意圖將館景延伸出來,帶領大家探索美術館外的風景美感。藝術並不只侷限在這棟白色幾何建築裡,也能體現在周遭地景環境,希望藉此吸引大家在廣場上駐足、流連,甚至歡迎年輕人來跳街舞。

建築師蘇富源說,觀眾移動在《邊緣地景》以及移動在北美館內部的感受完全不同,穿梭在宛如竹林編織的空間內,可產生許多光線投影的可能性與趣味,同時感受流動其中的空氣、聲音及觸摸感,營造一個屬於個人與同伴彼此樂於分享的體驗。

《邊緣地景》是從28件公開徵件脫穎而出,建築構作由250根孟宗竹、1000多根桂竹組構而成,全是從南投竹山精心挑選出來,一般竹子大約長7米,這次找到蚵寮用的9米孟宗竹,3位負責人帶領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共100人,費時一個半月,從搬運、加工、焊接、組裝,全在現場親手打造出這座長寬各20公尺、高9公尺的裝置空間。

裝置的主要元素有三:竹鷹架、帆布、紅色線型烏心鋼管扶手。主體結構使用含水性較高的孟宗竹,不僅是具在地性的材料與工法,兼具環保與構造彈性。呼應全球關注的環境永續、環保等議題,鼓勵低碳、再利用、減量等構築概念。

「每一根竹都有自己不同的紋路和承受重量,我們身體重量也透過震動讓兩者互動牽連。」建築師陳宣誠說:《邊緣地景》不只是一個視覺性的物件,而是企圖在北美館入口廣場這個「邊緣」的空間,建構一個感覺的地層,創造一個重置身體感覺的座標系統,人體的視覺、觸覺、聽覺等不同感受將重新被提醒。

竹子獨特的材料韌性,當有作用力發生在竹構材上時,其動能立刻相互傳遞,人如同走在現實與潛在之間的夢遊者,進行一場空間體驗。高聳竹子讓人必須抬頭仰望,竹體間隙錯綜的光影變化、北美館玻璃反射的倒影、腳下傳來震動的竹子,都令人驚喜連連。

同時,竹子也因時間產生本質上的變化,顏色由綠逐漸轉為黃褐色的視覺感,整體裝置如同一自然地景,從開始到結束不斷關照大地的變化本質,記錄著時序的變化。

「X-site地景裝置計畫:邊緣地景」12日開幕,未來有9個表演藝術團體會重新詮釋這空間,裝置的計畫與模型也會在北美館地下室展出。展期至6月29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