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太陽花精神深根全台

自由時報/ 2014.04.10 00:00
記者蘇芳禾/特稿

凌晨一時,菜市場內的雞排攤,夾著鯊魚夾,圍著油膩圍裙的老闆娘正和各年齡層的客人們熱烈討論服貿協議對台灣造成的影響,他們意見不同,但大家都熱烈的提供各種面向的看法。反黑箱服貿學生宣布要轉守為攻,接下來將要深根地方,讓社會成為「新議場」,然而太陽花的精神,或許已經在這二十幾天當中,以各種形式散了出去。

太陽花學運期間,學生除了在三三○當天展現出比政黨還優異的動員能力,催出五十萬人走上街頭;更用馬總統最愛掛在嘴邊的「國際化」、「全球化」能力,以各國語言向國際宣傳。

除此之外,在數位匯流的時代,學生也不忘藉助最新科技即時轉播,讓全世界同步掌握議場內外最新的狀況,打開數個現場的同時,讓人有如身歷其境。

對比政府灑大錢拍攝廣告、置入媒體如跳針般宣稱簽署服貿絕對「Z>B」(利大於弊),仍然沒人知道服貿的內容,學生則是用小成本製作懶人包、淺顯易懂的漫畫、影片向各行各業傳播服貿可能會造成的衝擊。

這些平均二十到二十五歲的熱血青年,以往也是投票時消失的一群。知名中國民運人士、清大教授王丹就說,他很吃驚的發現,學生中有一些以往連行政院長的名字都不見得講得出的人,平常玩神魔,去夜店喝酒跳舞,竟然在學運現場一待二十多天,也開始在臉書上轉發各種關於服貿的文章、評論,「他們不是來湊熱鬧的,而是真心投入。」

不管是用臉書或是懶人包,太陽花學運讓這些政治冷感的年輕人,在立法院一待二十多天,也讓市井小民瞭解貿易自由化帶來的影響,相信在未來,他們也能以同樣的方式,讓更多人走進投開票所,投下可以讓他們不用繼續露宿街頭的一票,因為,他們在那年春天,有著共同的太陽花記憶。太陽花沒有因為退出議場而枯萎,而是已經悄悄深根到各地。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