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北美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正式開幕

太陽網/吳貴華 2014.04.07 00:00
由台北市立美術館及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所共同成立的北美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簡稱兒藝中心)於兒童節正式開幕,並推出開幕首展「禮物」(The Gift),象徵在屬於兒童的節日裡,將兒藝中心送給全國觀眾。

在開幕之後,4月8日起「禮物」展持續推出各項活動,包括親子導覽、針對學齡前兒童的「456工作坊」親子活動「聽說有禮物」、以7-12歲為對象的「712工作坊」創作活動「禮物工廠」,也特別針對幼兒園團體、國小學校團體及特殊聽障團體安排體驗內容。兒藝中心是觀眾進入藝術世界最初的媒介,歡迎至北美館網站選擇活動進行預約報名,邁出踏入北美館的第一步。

兒藝中心佔地約2,098平方公尺,集藝術、體驗、社交、生活等功能於一身,是北美館創館30年來最大的教育變革與空間改造計畫。工程共耗資新台幣2,800萬元,由長期關注藝術教育的「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1,800萬元,臺北市政府出資1,000萬元共同營造,藉由兒藝中心的成立,落實教育理念,豐富社會心靈。

新的「美術館─觀眾」關係

兒藝中心計畫對成立達30年的北美館而言,是第一次因應當代博物館發展趨勢,在空間規劃上所作的最大變革。兒藝中心立足於北美館多年藝術教育經驗的累積,透過空間的建立,試圖落實當代社會中美術館所能扮演的積極角色內涵,激盪出參觀經驗的可能性,並創造新的「美術館—觀眾」關係。包括強調互動、重視生活經驗、透過空間設計本身營造美學傳遞等特色。

在新的兒藝中心,規劃有兩項北美館教育推廣創舉,使得功能的發揮更為完整。首先,兒藝中心為學齡前的兒童設置專屬的「456工作坊」,首度將觀眾對象向下延伸至4歲,並考量學齡前幼兒特質,推出非創作屬性的系列活動,服務幼兒團體及親子觀眾。其次,考量觀眾彼此互動、討論的重要性,兒藝中心特別設置戶外中庭與大廳等大面積的開放區域,提供觀眾停下腳步逗留的空間,讓參觀的節奏更加舒緩多變,希望促使互動與討論發生,讓觀眾的美術館經驗,在同行者彼此之間深刻累積,也更能與自身生活經驗結合。

就藝術教育層面而言,新的空間得以引入新的參觀行為,透過參與式的經驗,讓觀眾在與同伴的互動與討論過程中進行學習,它是小朋友與爸爸媽媽、家人、朋友、彼此之間用藝術溝通、創造生活經驗的地方,盡情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真正讓藝術作品走入生活。北美館期勉自己,時時抱持著推動藝術教育的初衷,努力實現藝術帶給人們最根本的喜悅與感動。

設計美學即是教育:多變豐富的空間經驗

「禾磊建築」梁豫漳建築師帶領的設計團隊,企圖將兒藝中心創造為一個可容納各類活動發生其中的型態,延續北美館原有的意象,卻也重塑出新空間的內涵,體現其「館中館」的定位。梁豫彰在北美館虛實交疊的長條狀白盒子架構中,提出「打開」的概念,置入一個猶如「打開的迴紋針」的帶狀連續物件,藉由圍繞、翻摺、穿越、伸展、起伏的連續變化,巧妙的界定各個分區並強化連結,賦予兒藝中心豐富的空間感及型態上的聯想趣味。兒藝中心一方面將統合各個功能區域;另一方面達到與本館空間及動線連貫的協調感;在舊有空間中誕生新風景,帶給觀眾既延續,又全新的參觀經驗。

在建築之外,負責規劃傢俱配置的「何侯設計」侯貞夙設計師,將傢俱定位為「實用性的活動雕塑」,無論是材質或工藝表現,它們可動可靜,既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由功能出發的傢俱設計,在白色空間中畫龍點睛,以幽默多變的態度,表現出簡單物件的多樣可能性與無限創造力,讓每位觀眾在充滿樂趣的使用過程中,打開感官知覺,並觸發對各種材質的敏銳神經。

象徵創造力與可能性的LOGO設計

兒藝中心LOGO識別由「元素集合」張碧倚設計師所率領的設計團隊擔綱,以北美館特有的管狀方窗為基礎,表現北美館與兒藝中心兩個空間的進出與連結。館舍方窗的意象將大眾對北美館的共鳴,連結到對兒藝中心的期待,產生加乘效應。窗扉的符號象徵著藝術的參與動機,是由微小好奇心驅使,開始往外探索。而LOGO塊狀積木的形象,正如試著轉動或堆疊彩色積木塊,產生無窮的變化,交錯形成新組合經驗,以此蘊藏兒藝中心所開啟的創造力與可能性。

一份禮物:從兒童節開始

兒藝中心開幕展《禮物》由北美館教育推廣組劉建國組長策劃,以「禮物」在歷史、社會及文化中的多元意涵為探討主題,邀請到表演藝術團體「飛人集社劇團」及藝術家王艾莉為本展製作全新的作品「打包」與「時間支票」。並在「以禮物之名」單元中邀請高重黎、袁廣鳴、王雅慧、陳界仁、張乾琦、葉偉立、陳逸堅、鄒駿昇等八位國內當代藝術家對「禮物」的接力詮釋創作。

《禮物》展邀請觀眾一起探索禮物的精神與意義,同時感受藝術創作如何被視為神祕且難得的禮物,以及它所帶給人們的禮物:開放、想像、探索、創造、獨立思考。展覽也特別規劃了「我的寶貝禮物」單元,募集81件來自一般大眾自己珍藏的禮物於現場展出,擴大觀眾參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