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6成學生有情緒困擾 輔導人力缺乏

華人健康網/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2014.03.31 00:00

學校本該是孩子們學習的殿堂,以及快樂童年的美好回憶之一。但隨著層出不窮的情緒問題、校園霸凌事件浮出檯面,不禁也讓家長開始擔憂,自己的寶貝是否可能遭遇同樣的問題,更擔心倘若有類似情形發生,會沒有解決方案,而學校在現行管理框架下是否有能力妥善處理?校園中第一線輔導教師的配備是否不足?

看似懵懂無知的中小學孩童,其實也有許多的情緒問題需要師長協助排解。

根據《親子天下》雜誌今31日發布的全台首次中小學輔導敎師大調查暨台灣中小學生情緒力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6成以上的中小學生因為「人際困擾」和「課業壓力」而有情緒的困擾,同樣的也有6成以上的孩子在面對情緒問題時,不知道該如何排解。而面對孩子日趨複雜的情緒問題,學校、第一線教師的輔導裝備卻嚴重不足,顯示出台灣中小教育在孩童的情緒排解、心理輔導方面上可能出現漏洞。

在台灣推動兒童情緒教育十多年的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楊俐容認為,當今一切問題行為的根源,其實都來自情緒。校園中的霸凌、衝突行為,真實反映出孩子在面對情緒時的困境。

課業壓力大 是中小學生的最大煩惱

根據此份調查顯示,在接受問卷調查的教師中有近96%輔導老師認為,近年來有情緒困擾的學生愈來愈多,這些學生在情緒的調整與表達上出現問題,包括外顯行為及內隱心理狀態,甚至影響人際交往或日常生活。

芯福里協會創會理事長楊俐容,分析中小學生情緒力調查數字的意義。(圖片提供/親子天下雜誌)

至於中小學生的本分「課業」項目,在此次調查中更成為6成多中小學生最重要的壓力與困擾,其次才是「經常覺得心情不好、提不起勁來」。中小學生的前五大情緒困境有三項與學校,或學習直接相關,有35%的學生認為「上課聽不懂」。另外,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上學很無聊」,而其中中學生的比例又比小學生高。

中華民國輔導教師協會常務理事、基隆中山高中國中部輔導教師郭英傑表示,中小學生若缺發學習經驗,多半不知如何管理情緒。國中生課業較難,無法理解上課內容更容易覺得壓力大,上學無聊,也就導致這樣的調查結果出現。

中小學生無法排解情緒 9成與人際感情有關

而校園中第一線處理孩童情緒困擾的輔導老師則指出,來輔導室求助或諮詢的學生問題有近9成是「人際或感情困擾」,排名第一,中學生的比例又比小學生高;有近6成問題是「情緒困擾」,排名第二;「家庭氣氛不佳」,如:親子衝突、父母吵架、家暴兒虐等,也有五成一,排名第三。有近8成輔導教師認為,一般學生最大的情緒管理問題是「缺乏挫折忍受力」,小學生更逼近9成;但輔導個案的情緒管理問題則以「衝動易怒」為首,高達7成3。

面對這樣的調查結果,許多專家認為中小學生的情緒、人際問題日益增多與少子化趨勢有關。台北市延平國小的輔導主任曾鈴惠表示,現今學生缺乏手足經驗,可能是現在孩童易遭遇人際相處課題困擾的主因。

基隆市中山高中國中部輔導老師郭英傑,分享國中情緒教育經驗。(圖片提供/親子天下雜誌)

近6成輔導教師認為,第一線任課老師的輔導知能不足夠。8成4的輔導老師表示,任課老師會在第一時間將需要輔導的個案轉介給輔導室;但也有4分之一輔導老師表示,任課老師若遇到自己無法管理的班級經營或親師衝突,也不樂意求助輔導室資源。郭英傑指出,有些任課老師不願諮詢或求助輔導室,可能是擔心被認為「能力不佳」。

調查中,幾乎全部的輔導老師都認同學生應該接受情緒教育,但卻有3分之2的輔導教師認為,第一線任課老師或校方為學生安排的情緒教育主題課程或相關活動「不足夠或非常不足夠」。除了任課老師以外,輔導老師的裝備同樣不足。近6成5輔導教師認為人力不夠,3成4認為所負擔輔導個案的工作量超出負荷,僅7%輔導老師還有餘裕規劃其他輔導預防工作。調查也顯示,有53%輔導老師擔任輔導工作的年資為3年以下。

針對上述的問題,延平國小引進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的EQ教育課,利用綜合領域課堂邀請受過訓練的志工媽媽入班教學,導師同步在旁學習。輔導主任曾鈴惠表示,課程實施一年之後,輔導案量就下降了68%,可見情緒教育對孩子、老師的班級經營很有幫助。

面對負面情緒 孩子束手無策

此次調查也發現,多數中小學生不知如何有效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6成2的中小學生表示,如果心情不佳,不知該怎麼辦,國小生比例更接近7成的男生不善以言詞抒發情緒,5成以上國中男生就算心情不好,也不會說或寫出來。

台北市延平國小輔導主任曾鈴惠,分享校園情緒教育推廣經驗。(圖片提供/親子天下雜誌)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就算有煩惱或困擾,也不願向身邊大人求助。當中小學生遇到煩惱時,半數不會優先找老師訴苦;3成2不願和爸媽談,尤其是國中女生,64%不會找老師談,42%不會找爸媽聊。

孩子不願與大人溝通的關鍵 大人把孩子往外推

另外,調查更顯示,孩子有心事不願和大人講,有可能是「大人把孩子往外推」。六成二的孩子說,爸媽會在自己面前吵架;6成以上的孩子表示,爸媽曾對自己大發脾氣;1成4的孩子目前正有親子衝突、父母吵架等「家庭氣氛不佳」的情緒困擾。

進一步交叉分析後發現,回答爸媽「總是、經常當著自己面吵架」的孩子,遇到煩惱不願優先求助爸媽的比例有43%,回答「家庭氣氛不佳」的孩子,5成2遇到煩惱不會找爸媽。回答「老師會亂發脾氣」的孩子中,有7成遇到煩惱不會找老師,都比平均值高出許多。

在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裡,孩子面臨的挑戰愈來愈多,要處理的情緒課題也愈來愈複雜。而親師生如何一起學習面對快轉的世界,情緒教育是當今最需要的解方。最後,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楊俐容表示,情緒是自然存在的,感受沒有對錯。但情緒反應的恰當與否,以及情緒調節的方式則需靠後天學習。個人若能妥善地管理情緒,自我效能、學習成就、人際關係都會順利。

★《孩子情緒暴躁易怒》荷爾蒙分泌有關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5/18146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