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寶林茶室 台南紅球 賞櫻

族群專版的最後一日

立報/本報訊 2014.03.30 00:00
■呂淑姮

在立法院議場,反黑箱服貿行動持續進行中的現場寫下這段告別:立報族群版不會與大家再見。從18號以來,當所有人的目光焦點集中在立法院占領以及行政院的警力鎮壓,立報沒有缺席,但措手不及的,《破》、《立》卻相繼隱沒在時間行進。

其實,我們是可以消失的。老社長Lucie曾說過,立報可以不必存在,直到每個人都已說出、能說出想要講的話,不再遭受箝制,了解如何掌握發言權:「讓弱勢發聲。」這時,立報就不需要存在。

「族群」一開始的主題是「原住民」,後來版面主題擴大為「由族群角度出發的新聞與評論」。在這個專門版面上,有過許多台灣媒體至今不曾出現的嘗試,例如用原住民族語的羅馬拼音書寫直接刊登在版面上─不是只有中英文或其他主流語言才可以被印在報紙上,不使用文字的原住民族,使用拼音書寫,照樣可以刊登在報紙上。

當然,「族群專版」更重要的意義是:從主體角度出發,訴說在台灣各族群對議題的觀點。自莫拉克風災後第二年接手至今,跑遍全台以及蘭嶼各部落採訪,只為了更接近新聞現場;當然有我獨力到不了的地方,相當遺憾。

到這倉促道別的時刻,我真心誠意地認為,數年來努力衝撞突破「族群新聞界線」,採訪合作互動過程,真的看到有更多原住民族人出來捍衛主體性,組織更快、發聲更積極。且在歷任族群版主打下的穩固基礎中,我才能做個良好的收尾和結束,以及從中獲得最多的學習。

但在客家議題部分,仍感到相當遺憾。深研並全面報導一個族群議題的各面向,若無3、4年時間,沒有辦法做到。原訂今年目標將要朝向經濟議題、長照議題,另外就是客家族群議題,原民議題,我會逐漸地稍微後退。原青與原團們可有感覺?近來新聞事件總是等待你們先發聲,我才隨後訪問,與過往密集採訪已大不相同,那是因為我看見你們組織動員更加強悍,原住民族從來不是弱者。

族群專版下台一鞠躬,日後立報新聞版面仍會有族群新聞的空間,雖然意義大不相同,但仍為眾人保留一個發聲平台,期盼台灣各族群能真正看見「多元」的意義。

(族群版版主)

圖片:楊子磊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