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交介面:「拆政府」之後:另類民主想像有可能嗎?

立報/本報訊 2014.03.26 00:00
■吳哲良

民主政治是制度,也是涉及感知的習癖。原本以代表人民理性制法議政而設計的國會空間,長期以來為令人民疑懼的「非理性」運作所壟治:強渡關山的多數決、為反對而反對的少數杯葛、不透明的密室協商;以不同型態充斥於各式媒體的藍綠政治演作以及意識型態對壘的話語,更是鈍化了民眾的視聽與感知。學生占領立院某種程度被社會默許了(反正立院本來就是癱瘓的亂源),甚至也逐漸認可其訴求的正當性(若非學運,誰關注服貿)。隨占領時間的拉長,領導學生移變的訴求、片面的代表性、派性政治系譜、激情多於論理的懶人包,慢慢受到審視;23日攻破行政院,更是引人疑惑:學生究竟要的是什麼?

占領立院不同於占領廣場、街頭。廣場靜坐與街頭遊行本來就是民主政治允許的抗爭景觀;而占領立院不僅具有從體制外中斷決議的緊急效果,有懸擱兩黨代議的臨時作用,更隱含著「人民議會」、「直接民主」的想像。然而,攻破行政院的作用與意義截然不同,它直接挑戰國家權力運作中樞,直面構作國家機器的法與力,讓學運的意圖差一點轉移在暴動與準革命的層次遭受猶疑。為何要攻行政院?我不解,卻又感到好奇。事實上,陳、魏兩位學生領袖與獨派蔡丁貴教授曾於去年8月的反核抗爭時,以「拆政府、要回民主」的理由嘗試闖入立院。假若此次立院與政院雙雙被成功占領了,那又將會是什麼光景?許多政治聯想易流於臆測,我不敢多論。不過,「拆政府、要回民主」已經從伴隨著幾次社會運動的集氣口號進展為占領立院、攻破政院的具體實行動。「拆政府」,彷彿已臨近眼前,逼迫著習於民主之惡又無法改變現狀的民主感知習癖;「要回民主」這志氣高昂的革命式呼喊,似乎在既有的習癖感知中企圖召喚一個別樣民主的到來。但是,就算拆了既有的政府體制,到底別樣的民主會是什麼模樣?

為化解立院架空的困境,兩黨重啟協商並且毫無意外地破局,而一切民主的惡再度歸咎到馬英九一人,這彷彿又印證了我們習慣中的民主是如此不堪。然而,當民眾隨學運暫拋既有的民主感知結構、暫脫藍綠政治僵局,以包容期待這場運動可能帶來的想像時,學生群眾默許惡化台灣民主的另黨諸位天王看守立院,甚至主動遞麥克風讓主席毫無罪疚地發言,這運動如何能超越原有政治格局?當支撐運動的話語不僅與特定政治意識型態合拍,炮製各種反中、歧中、仇中的論述,並且仰賴缺乏思辨的懶人包、訴諸黨同伐異的情感操作,拆政府後的另類民主想像又如何將可能?

(研究員)

圖說:攻入行政院的學生由內而外強行將大門推開,行政院內警力單薄無法阻止,遭學生內外夾擊。(圖文/姜林佑)

延伸閱讀

思想高潮:反服貿,服還不服?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36

總統邀對話 黑島青:審查前不考慮退場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30

罷課聲四起 學生自主性不容小覷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8728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