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部落新聞眼:張震嶽Ayal Komod的嫉妒

立報/本報訊 2014.03.26 00:00
■林福岳

我可以理解張震嶽的嫉妒。

這次的反服貿運動,阿美族的歌手Ayal Komod(張震嶽)在自己的FB上PO文表示,過去他參與過多次原運,相較起這次服貿議題被社會大眾關切和支持的狀況,關注原運的人真是少得可憐,政府不在意,社會大眾更不在意。如果是原住民衝進立法院,因為原住民沒有上萬人保護,可能不到半小時就被抓起來了吧!他認為這次的抗議群眾是幸福的,可以為理想放手一搏,可以新聞24小時強力放送,他不禁要說:「我很嫉妒你們」。

從1980年代台灣原住民運動伊始迄今,真正能夠得到全體民眾共同注意並且支持的行動,大概也就只有正名運動了,同時也得到期待中的結果。其餘的,都被淹沒在囂嚷的各種運動之中,儘管仍然有社會各個階層的聲援和支持,但相較起主流的社會運動,原住民的各種運動聲音,相對微弱得可以。

為什麼?原住民的聲音不夠大嗎?議題不夠鮮明聳動嗎?沒有魅力型的領導者嗎?後繼的資源不足嗎?是的,以上所說的可能都是一部分的因素,但真正的原因,恐怕還是在於利益的相關人身上。

社會運動或是政治運動,發動者對於其抗爭對象和訴求民眾,其核心價值不外乎各種「利」。包括人民的權利、實踐民主的權利、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的集體利益、經濟利益、生存尊嚴和價值的利、生活基本保障的權利、到個人的利益。長久以來,原住民一再地為自己的權利在街頭上聲嘶力竭地吶喊,卻沒有被關注、沒有被聽聞;即使是在這次服貿抗爭的現場,原住民主講的場子,圍在旁邊聆聽的群眾也是稀稀落落,我看到這樣的場景,心中一沉。

理由就出在全台灣原住民族的人口比例只佔2,300萬人中的2%,即使全台灣的原住民都擁有自己的主體和權益、都得要應有的尊嚴和位置、都享有幸福快樂的生活?那又怎樣?98%的人民還是無感啊,因為原住民不是我們,原住民是「他者」,是台灣社會的「另外一群人」。

Ayal Komod的嫉妒當然不是真的情緒上的嫉妒,而是用以戳破這次反服貿運動中部分存在的虛矯和偽善。是的,運動領導者的動機是正當的、作為是勇敢的、理念是正義的、訴求是堅持的;另一方面,參與和支持的民眾情緒是激昂的、行動是積極的、態度是關心的、心情是憂慮的。

但是在這些震天價響的口號中、迎風招展的旗幟裡,真的關心和在意這個社會中永遠找不到出路的不管是1%或是2%的各種弱勢族群嗎?在要求大家站出來以及用支不支持運動做為檢視愛不愛台灣和民主的呼籲聲中,真的理解了正義和權益在哪裡嗎?無怪Ayal Komod要在FB上放一首歌曲《The pretender》(偽善者)的歌詞,為自己前一次的聲明做註腳。

這個政府及其作為,當然需要抗爭和奮鬥;對於這些站在陣前擎旗的人士,我也致上個人微薄的敬意。但是對於那些頻頻以自我民主和正義標準檢視他人的參與者,原住民也不用嫉妒了,就向他們伸出雙臂,誠摯地邀請他們:「我們下次上街頭的時候,你要不要一起來?」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圖說)百餘名平埔族原住民代表在2009年6月24日到行政院原民會門前,以敲打傳統竹炮並呼口號,抗議原民會拒絕平埔族辦理補登記原住民身分。(圖文/中央社)

延伸閱讀

【部落新聞眼:當我們同在一區】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386

【部落新聞眼:無法發聲的無辜者】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9464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