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執行難 尼泊爾開放第三性登記

立報/本報訊 2014.03.23 00:00
【記者李威撰整理報導】「這裡到處都還是歧視。」跨性別者喬杜里(Sipha Choudari)表示,因為自己被懷疑從事特種行業,結果遭警察逮捕,被拘禁了16天。

不僅如此,在尼泊爾機場也遭到工作人員的刁難,他們不相信喬杜里跟護照上是同個人,因為證件的男子已不再是現在的「她」。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去年尼泊爾按照2007年最高法院的判決,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官方在證件上承認第3性的國家。

儘管這夾在中國與印度中間的小型國家提供更多性別權利給性少數族群,在推行上仍遇到許多難題。

雖然法律規定,民眾可自我決定性別。但截至目前為止,只有一小部分民眾換得新的公民證。中央政府開放民眾登記為第三性,但地方政府作業流程,要求申請民眾提交證明性別的文件。

尼泊爾第一位出櫃的聯邦議員潘特(Sunil Babu Pant)表示:「我們又一次到法院對地方政府提出告訴,讓他們不再是這項法律的絆腳石。」2007年最高法院將同性戀除罪化,潘特就是幕後推手。

最高法院的判決,要求政府不止要在公民證開放第三性,而且要廢除一切歧視性少數的法律,另外要成立委員會,研擬同性婚姻的可能性。「有關同性婚姻的報告已經在準備了,但目前卡在衛生部裡面。

目前唯一需要的是政治意志,將這份報告成交到部長會議,然後送入國會。」律師普亞(Hari Phuyal)表示。普亞曾參打贏尼泊爾第一宗女同志伴侶的官司。

承認性少數 為地區模範

尼泊爾在法律上承認性少數的權利,在國際社會贏得喝彩,被視為該地區的模範代表。

然而,目前的過渡政府正努力草擬一份具有包容性的憲法,希望將廣大的少數族群及弱勢者統統納入。

加德滿都的知名律師達哈爾(Semanta Dahal)形容這個法律環境:「目前的民法及刑法視『不自然的性』為非法,而2007年最高法院判決,只不過是要求翻出所有具歧視性的法規,而非宣布這些法律違憲,因為尼泊爾現在沒有憲法。」

2006年4月,尼泊爾人民發動大規模抗議,反對君主政體,希望轉型為共和政體。於是,2007年1月通過臨時憲法,取代1990年的尼泊爾王國憲法。

制憲會議原本預定2010年5月底頒布新憲法,但因為各政黨喬不攏,於是一拖再拖。

尼泊爾總理巴塔萊(Baburam Bhattarai)2012年5月28日宣布解散制憲會議,2013年11月進行制憲會議的改選,希望未來1年內可以制定出新憲法。

雖然最高法院是在法律真空的情況下做出判決,但這項判決至少做出判例,包括選舉委員會、部分銀行或旅行社在內,許多單位的正式文件都新增「其他」的性別欄。

尼泊爾2011年的人口普查也跟進,開放民眾選擇第三類性別。但由於細節發生問題,所以尼泊爾實際上並未成為全世界第1個正式承認第三性別的國家。

普查登記失敗,導致預算編列發生問題,結果登記為「其他」的資料消失,應想這些人獲得社會福利,這些福利將有助於緩減許多人生活中所遇到的歧視。

邊緣化 就職難

跨性別者拉馬(Swastika Lama)表示,日常生活經常因為外表而遇上困境,像是銀行帳戶、申辦電話卡、租房間、找工作等。拉馬說:「性少數,特別是跨性別者,除了從事性工作,幾乎不受任何職業的歡迎。」

拉馬提到,應徵工作時,每個人都說:「你怎麼會認為自己這個樣子能找到工作?」類似的質疑屢屢出現,一再打擊她的信心。

性少數被邊緣化,可能帶來嚴重結果。尼泊爾的桑沙里區(Sunsari)2008年發生水災,自認為是metis(心理女性的生理男性)的民眾表示,因為外貌的緣故遭受歧視,沒有得到賑災的物資供給。

不過,2007年最高法院的判決,至少讓性少數議題被搬上政治檯面。目前,不少民眾每週都會舉辦遊行活動,主張國會要保留席次給性少數。

提高大眾社會意識

他們相信,國會有性少數的政治代表,有助於去除尼泊爾社會中的污名及偏見。美國的「人權觀察」(HRW)2013年曾譴責尼泊爾政府隨意逮捕並騷擾LGBTI族群。根據尼泊爾的公共秩序法,地方首長被賦予幾乎絕對的權力,可未經正當程序即逮捕拘禁他人。

目前,許多尼泊爾人並未把性別視為優先議題。尼泊爾衛生部的全國愛滋與性傳播疾病控制中心的人權事務官阿齊亞(Shiva Achariya)表示,目前主要還是聚焦在憲法,LGBTI議題對政府而言無關緊要。然而,尼泊爾推動性少數權益的努力,可否週邊國家的學習標竿,有賴政府的政治決心。

另外,在特里布萬大學(Tribhuvan University)從事性別研究的教授米什拉(Mira Mishra)強調,社會態度也必須改變。「需要有提升大眾意識的運動,將目標鎖定在年輕人身上,因為年輕人比較開放,且渴望追求一個人道、公道的尼泊爾社會。」

跨性別者巴沙(Barsha K C)認為,性少數社群本身也要發揮功能,「因為缺乏教育,民眾不了解我們的處境,我們的社群有責任要讓他們接受我們。我相信我們所有人都需要自尊,也需要尊重他人的感受與認同。」巴沙說。

圖片來源:路透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