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醫院藏獲利 醫改會揭財團手法

中央社/ 2014.03.19 00:00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9日電)醫改會今天披露,財團藉由散財童子、萬年包租公、金主變債主等手法,把財團法人醫院盈餘藏起來,造成醫療人員血汗亂象。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梅君說,去年32家有盈餘,只有18家要繳稅,更有人力經費比率下降等疑慮,今天以財務報表分析操作手法,讓大眾了解為何愈來愈多財團或教會爭設醫院。

據醫改會公布的手法,「散財童子」指的是醫院捐贈資金給關係學校或基金會,讓醫院財報盈餘縮水或變成醫療本業赤字,被點名的醫院是馬偕、長庚、振興等醫院。

「萬年包租公」是指國泰醫院、中心診所、宏恩醫院等院向母集團企業、董事會關係人租賃醫院樓房,導致醫療本業盈餘因支付租金而稀釋,無法有效改善醫護待遇與人力。

「金主變債主」是指醫院向關係人銀行借貸,導致醫院負債比例過高,被醫改會點名的醫院包括聖保祿醫院等。

至於「裙帶外包型」則是醫院將醫療、社福、保全、教育研究、清潔、工程等,外包給母企業的大廈物業管理公司、保全公司、清潔公司、醫學科技公司等。

醫改會舉例,某家醫院40年前由企業捐助新台幣1000萬元成立,如今累計超過100億元資產規模。但分析財務,竟有33.6億向原捐助財團借貸的負債占總資產33.1%,等於是財團掌握醫院的金脈銀根;醫院1年有3.4億資金以房租、利息或外包等關係人交易,流入這個財團口袋。

劉梅君說,造成這些亂象的癥結在於財團法人醫院的董事會失靈,關係人之間的複雜交易難以稽核;董監事換來換去都是自己人或國王人馬,淪為橡皮圖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