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用藝術種樹 培養孩子環保概念

立報/本報訊 2014.03.09 00:00
【記者劉仲書台北報導】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徐冰與孩子們的『木林森』計畫:台灣」特展,由國際著名的中國大陸當代藝術家徐冰帶領台灣學童創作,完成超過1千4百件繪畫,以數位或實體展出。徐冰到莫拉克風災重創的三地門授課,讓孩童進行創作,同時培養種子教師,持續延伸到全國。徐冰說,木林森是發展中的計畫,是活著的、像樹木一樣,走進台灣這一站,生長得非常快、非常好,得利於台灣的水土與人文環境。他說,三地門鄉的生活理念是讓自己屬於自然的一部分,體現出文化的境界,讓人們健康地生長,自然也是長生不老的。

(上圖)屏東縣三地國小同學9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木林森計畫台灣特展」欣賞著同學的「樹」畫。(圖文/姜林佑)

藝術影響力延伸至社會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說,徐冰老師脫離藝術家的視野,把藝術創作發揮到社會裡,發揮了影響力。他說,全台將近1,400位學生,徐冰老師讓他們不以年輕而無自信,能參與社會事務,把學生從教室帶出社會,非常有意義。他表示,歷史博物館是收藏古物、藝術品的地方,希望藉著徐冰藝術家的敏銳度,能把一些收藏品賦予現代意義,跟民眾建立新的連結,讓歷史活起來。

「徐冰老師就像勇士一樣,不只守護台灣,也守護世界。」三地門鄉鄉長潘勝富說,起初是用一種「朋友」心情來迎接徐冰教授,好朋友要來,竭誠歡迎他。他說,團隊讓孩子感受關懷,有尊嚴、跟世界接軌。他說,三地門鄉可以被看見,是因為過去的領導人重視文化傳承,「我們原住民跟隨自然的生活步調,與自然相處已有幾千年;傳統服飾不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而是藉由當地自然資源景觀植物,才有如此豐盛的文化。」

潘勝富說,八八風災將三地門鄉變成災區,被迫離開生活之處,人們對未來不知所措,惶恐之時徐冰教授的團隊來了,「應該怎麼去與森林共榮,我跟徐冰老師說,這就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觀念。」

「超過1,400幅兒童畫作,以及三地國小的小朋友在這裡唱歌,整座歷史博物館就活起來了!」負責繪畫點評的繪本阿公鄭明進表示,大家活在這個世界上,應該要感謝的是「土」,有土就有生命、有了森林,這樣的地球才有意義。

提倡自循環理念

徐冰表示,木林森倡導的是一種自循環系統的理念,讓資金從世界各地自動流到需要被重視的地方。他說,經濟落差的地區與參與的人群,都能獲得利益,透過網路認購管道、拍賣等系統,就能夠讓資源流動起來。「小朋友畫的樹,將成為真的樹生長在地球上。」他說,這裡頭包含了教育、藝術、環保,與理想的實踐,孩子們的畫被世界各地的人們購藏,而這些所得資金將會再回饋到台灣土地上。

本次展覽包含3個部分,首先是木林森計畫的「現在」,徐冰以孩子們的畫作再度創作成大型的森林畫,並以孩子的作品作為對比;再來是關於「起源」,包含木林森實物教室,展出歷史博物館的館藏,以及木林森計畫於2008年在肯亞進行的圖文、影像紀錄。最後是「未來」,有當年參與的肯亞孩童與樹木調查影像、以聲光展現台灣木林森計畫種植樹木的生長情況、「人、資金、樹木」的自循環概念區。

這個計畫的最後階段「植樹」,預計將於2014年世界地球日,在計畫的發源地三地門鄉種下第一棵樹。本展覽至5月4日止於國立歷史博物館1樓展出,希望邀請國人一同認識藝術教育底下每位孩子藏在畫中的秘密,重視生態環境與文化遺產。

▲藝術家徐冰介紹展出的各種樹,其中一種「搖錢樹」的蛙形基座,與南京博物館典藏的一件「蛙首人身樹座」類似,據傳嫦娥飛入月宮後化為蟾蜍,以此為樹座反應古人追求長壽的願望。(圖文/姜林佑)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