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京華城 摩羯颱風

兩岸氣象合作 寒流梅雨報更準

中央商情網/ 2014.02.27 00:00
(中央社記者蔡和穎台北27日電)兩岸簽署氣象和地震合作協議,氣象專家指出,兩岸氣象資料未來將能即時交換,對台灣預測寒流和梅雨季準確性大大有幫助。

兩岸兩會(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第10次高層會談今天簽署兩岸氣象合作協議與兩岸地震監測協議。根據協議,雙方未來將強化災害性天氣的合作,與即時氣象、地震監測資訊交換。

前中華民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周仲島認為,兩岸簽署氣象協議是極大里程碑;過去兩岸氣象交流偏重研究面,協議簽署後,將有助實時(real time)交換更詳盡的氣象資料,不必再透過第三地;也能直接溝通氣象預報資訊,降低預報的不確定性。

周仲島舉例,對台灣來說,寒潮爆發先影響大陸再影響台灣;兩岸氣象合作後,對於低溫發生時間和強度將有更精確的掌握。

即將到來的梅雨季也是一例,周仲島說,台灣以往梅雨季報還不夠準確,與上游資料沒有完整有關;有了對岸即時氣象資訊,將有助台灣更準確預報,提早為防汛作更充分的準備。

周仲島進一步表示,對大陸來說,夏季颱風經過台灣影響大陸,兩岸預報員如果能透過熱線溝通,分享台灣地形如何影響颱風路徑、颱風強度和降雨,對常受颱風影響的浙江、福建和廣東省,也能提高12小時預警能力的準確性。

前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則認為,兩岸氣象透過學術層面的合作沒有斷過,台灣在氣象資料應用上有很好的根基,測站密度世界一流,而大陸設備先進;雙方能夠各學所長,互相砥礪。

「兩岸地震監測合作協議」方面,中央氣象局長辛在勤指出,台灣海峽若發生地震,對台灣北部具有威脅性。兩岸未來若能在地震監測進一步合作,發展聯合監測,台灣可取得大陸沿海地震監測站對海峽地震的資訊,加上台灣現行可取得的地震資訊,海峽地震將可納進台灣的監測範圍。

台灣和大陸在地震預警和監測各有強項。台灣地震監測網密度在國際上與日本齊名,觀測儀器精良,地震發生後20秒就可獲速報;大陸1974年成功預測遼寧海城大地震後,大力發展地震預測,有關GPS地殼形變、地下水、地質等地球物理研究發展成熟。兩岸在地震預警和地震監測可互相交流。103022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