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昂貴的大便

立報/本報訊 2014.02.26 00:00
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說了一個小故事:老師65歲屆齡退休,他和學長選擇了一家高級法國餐館宴請,一頓飯吃掉2萬6千元,拿到帳單臉都綠掉。翌日上廁所,發現大便與平日吃70元的簡餐沒什麼差別。「我自此大徹大悟,人生的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坨大便」,這是柯醫師在廁所內的自省。接著他說,當官貪瀆,只不過是「努力地在製造昂貴的大便」。

柯文哲以政治素人之姿投入選戰以來,隨興所至,常有巧言妙語,遂有「柯語錄」傳世。上述故事,最具警世禪機。

用同樣邏輯來看待我們的民主選舉,恐怕也要生出類似感慨。當今的選舉越來越昂貴,從跨入初選到最終決戰,至少要一整年的經營。這期間,看板、旗幟、車輛、廣告、媒體行銷、行政開銷、動員造勢,乃至紅白帖、走路工……選個國會議員或地方首長,動輒億來億去。以致這些年來,投入選舉的多是豪門、企業主、高所得菁英以及錢財無間的黑道。台灣從1987年解嚴迄今,選戰開銷水漲船高,民主品質卻是江河日下。人民期待選出龍種,從票匭鑽出的卻多是跳蚤。這樣的結果,不能不讓人想到柯文哲的警語。

回顧西方政治學的源頭,亞里斯多德將政治體制體分成「君主政體」(一人做決策)、「寡頭政體」(少數幾人做決策)和「民主政體」(眾人做決策)。若是採用眾人做決策的民主政體,勢必要有人人平等做為先決條件,要達成如是目標有多種可能的工具,雅典城邦時代採用「抽籤」的方法,因為這至少保障了機會的平等。當代的民主政治則是以「選舉」做為工具,「人人一票,票票等值」的投票原則,所彰顯的即是每一個人都有平等的決策權力。

選舉已被廣泛視為「普世價值」,凸顯多數人的決策以及人民意志的自由表達。這樣的民主模式似乎不容質疑。不過追本溯源,民主的核心價值,乃是「平等」,乃是眾人平等共同做決策。然則,當今的選舉模式,卻往往是與上述原則背道而馳。首先是,選舉越來越花錢,能夠進入選戰遊戲,取得候選資格的,幾乎已全被豪門、菁英所壟斷。人民自以為憑藉手中選票做出自由決策,其實選擇對象已被嚴格限定。而候選人一旦當選,選民也幾乎不存在介入其政治決策的空間。有選舉做為招牌,似乎保障了我們「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也因此,即使每次選舉都耗費極其龐大社會成本,我們還是行禮如儀。但是,選後回顧,看看當選者搞政治的樣子,我們深深體會柯文哲對於馬桶內容的感慨!

(圖/中央社)

延伸閱讀

左翼視野:在「偽政治素人」登場後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983

左右看:政治素人的社會意義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835

左右看:素人政治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110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