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放假錙銖必較起源於高剝削勞動

立報/本報訊 2014.02.25 00:00
放假議題是近幾個月的政壇熱門話題,政治人物對於一年該有多少天假期,頗有先喊先贏、輸人不輸陣的態度。先是新北市長朱立倫在農曆年前呼籲元宵節該放假,引發媒體一陣追逐,接著內政部、人事行政總處紛紛發言,然後是執政黨立委在總質詢時做球重炒該議題,接著是行政院長江宜樺對於假期的總天數、農曆年應該有連續9日假期項目作出具提承諾。

這是本末倒置,該關心的應該是勞動條件惡劣造成的人心疲憊,而不是以為光用假期的日數就能當作解決人心疲累的鴉片。

放假在台灣向來有個庸俗的談法:放假會增加企業成本、損害整體經濟。這是典型只以加工出口業為主體的思考方式,而沒有考慮到資本主義還有銷售、金融等產業部門,是要靠人的花錢消費才能生存下去。加工出口製造業的利潤來源,不是國內的消費需求,而是來自於國外的客戶,因此放假的影響層面主要是增加製造成本;但是對於服務業、銷售業的生意,就是靠人的消費,勞工不從工廠裡放出來休閒、購物,根本沒有製造利潤的機會。

勞工的薪資,在工廠、辦公室裡面,是企業成本的來源,但是出了廠房、辦公大樓,薪資卻是消費力的基礎。嚴格說來,放假理當成為資本主義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矛盾來源,只因為台灣長期以加工出口的經濟型態為主,以至於放假議題一面倒地成為負面效應的代名詞。

放假在台灣還有另一個觀察脈絡:資本主義的勞動強度大到讓人身心俱疲,以至於對假期錙銖必較。工作讓人有身心俱疲的枯竭感時,才有了藉由放假來恢復肉體疲勞、舒緩精神的做法。正因為工作讓人不自在、疲勞,才凸顯了假日時期放鬆的可貴。如果工作過程能讓人感到精神愉快、自我實現感強,上班與放假之間就不會有強烈的對比。資本主義的發展達到高峰前,工作與休閒之間的張力並不尖銳,農業時代常常見到做做停停、停了又做的工作型態,但是資本主義時代下的工廠,先是限制總工作時數、工作份量,接著是確立周休一日、周休二日的休閒方式。儘管近年的創意產業有所謂的彈性化工作方式,號稱工作休假有彈性,但是工作帶給人的疲憊感只是越來越嚴重。最典型的例子是現代人的睡眠時間比前一兩世代的人有明顯的縮短,人為了想要讓精神情緒放鬆,不得不從睡眠時間再榨出一點休閒的時間。

工作與休閒之間的張力越來越大,都是因為人有自己的活動節奏,不能完全融入現代的工作節奏中。工作越不輕鬆、越讓人緊張,反倒是讓人越看重休閒,台灣勞工上班時數在世界排名屬於前段班,是讓我們越來越看重「放不放假」、「放多少假」的起源。現在大概也只有少數菁英、高階管理人,才能有所謂的「樂在工作中」輕鬆感,至於大部分的上班族,只能期望放假來舒緩上班時的緊張感。

因此,當政治人物開始大談放假的需要、正當性時,他們只是在為台灣的勞動制度尋找壓力的宣洩口,而不是真正的在解決問題。放假的議題在本的不應該是被處理成「該放幾日」、「何時放假」,而是,真正需要解決的是「為什麼工作無法讓人輕鬆愉快,只有假日才讓人感到放鬆」,只有當工作與休閒的差異縮小時,真正的福利才有意義。

(圖/中央社)

延伸閱讀

窺天集:被勞動部偷走的小孩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821

【勞動部揭牌】景氣復甦 馬籲企業加薪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734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