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環境前線:音樂無限、核患無窮 所以我們一起不核作

立報/本報訊 2014.02.24 00:00
■陳詩婷

許多人可能都曾經自問:人的生命如此短暫又如此渺小,當有限的時日到達盡頭,我希望在這世上留下什麼?當人用盡氣力證明自己曾經存在過,這樣的證明究竟指向何方?

(上圖)「No Nukes! Long Play! 不核作-臺灣獨立音樂反核輯」專輯封面。(圖文/陳詩婷提供)

隨著時代更迭,多數文明產物漸漸走向淘汰迅速的循環裡,各種科技消費品的需求快速膨脹、商品壽命也如氣球般萎縮。而再怎麼偉大的文明建設,總抵不過歲月的力量,世上最古老的建築,年歲至今僅有5千年左右;然而,伴隨著人類社會進步而來的副產品──環境毒物,卻又愈來愈壽命久遠且影響深刻,譬如比一切文明還更接近永恆存在的──核廢料。

萬物總是如此相應相生:核能一時,核廢卻將伴隨生生世世;福島核災見證了核患的無窮,同時也提醒我們,儘管個人的力量本身有限,卻總該試著發出聲音,將意念與想望透過各種方式如詩歌、樂曲、文學不斷流傳,隨時空向外激盪。

這張《不核作-台灣獨立音樂反核輯》便是如此懷抱著點燃星星之火的期待,希望串起散布各個角落的聲音,讓曾經彼此陌生的人們相互聽/看見與連結,鼓動更多的發聲與行動。

從不核作開始合作

雙CD、34首歌、邀集老、中、青三代優秀的音樂人齊力貢獻創作,如此的規模,少不了幕後這位關鍵的串聯志工,也就是負責專輯統籌與邀約聯繫,人稱Thomas的鍾錦培。Thomas在香港和台灣的音樂產業打滾多年,辦過無數場大小演唱會、音樂活動,且跨足主流與獨立音樂圈。「做音樂的人就是希望可以發聲,樂團們完全二話不說就答應,還有許多漏掉、或者來不及收錄進去的!」談起這次籌備過程最印象深刻的事,Thomas說,有不少樂團即便這次沒有參與,但都幫忙宣傳、或者協助介紹其他樂團,用各自的資源一起促成這張專輯的誕生,「整個過程就是想要用『大家一起做』的理念去完成。」

而在作品的策畫挑選上,民謠、雷鬼、重金屬到電子舞曲的元素在這張專輯裡都聽得到,因為Thomas認為不該有太多的設限,各種風格都可以作為表態的形式。而對他來說唯一的考量,是盡量以已經出過唱片、不過於業餘的樂團為主,一來是強調「獨立樂團」不代表業餘,因為希望用有一定品質的作品來影響、說服大眾;二來也考慮到專輯聆聽感受上的一致性,而儘量減少作品之間的落差。

零預算 從限制發揮可能性

專輯從頭到腳,不論音樂作品版稅、製作費、視覺設計、宣傳費用等等,都在極少、許多項目幾乎零預算的狀況下完成,多數參與專輯的獨立樂團慷慨捐出版稅,甚至自己從口袋掏錢進錄音室;視覺也由國寶級的台灣攝影師張照堂無償授權攝影作品,並由平面設計師張世和義務進行封面設計;甚至Music Video都拍出了好幾支,靠的全是網路上徵來的義工導演與拍攝團隊。「原本覺得自己異想天開,在沒預算的情況下竟然拍得出MV!」Thomas說,這一切都是靠很多圈子裡的好朋友,在意念上有強大的支持,才有可能做這些事情。

然而,預算的限制也使得這張專輯在大眾媒體上幾乎沒有曝光,「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件事,是比較吃力的地方。」Thomas也因此期待這張專輯的發酵擴散,可以是更長期的深耕,雖然慢,但可以漸漸影響到不同角落的人。

音樂人的不核作心聲

因為到蘭嶼旅行的深刻感受,而寫出〈蘭嶼的藍〉的蕭賀碩,表示自己在旅程中看到許多令她感動與震驚的事物,譬如島上最美的玫瑰珊瑚礁、核廢料儲存場的違和感、以及再好的相機都拍不出的藍色。她認為:「音樂是柔軟的媒介,希望提醒聽者去深入瞭解核能議題,思考過後得出的結論不論反核擁核,都可以有討論的空間,只是一味支持或反對而不知所以然,甚至冷漠以對,是不負責任的。」

輕鬆玩樂團主唱Summer則表示,〈哪裡〉這首歌是2012年去台東參加反美麗灣演唱後有感而發寫的,因為媽媽是個台東人、外婆家在台東,小時候一大半的美好回憶都在那發生,「長大後看到自己成長的美麗土地因為官商勾結一直被破壞,覺得難過甚至生氣,所以決定寫歌宣揚,希望大家都要覺醒,否則很快大自然會強力反撲,危害下一代。」

Summer說,自己是單親媽媽,可能是當母親後對於土地自然環境更有省思。「現在我居住的地方墾丁,不但緊鄰核三廠,也有許多原住民部落,每次颱風一來,大家就都要擔心土石流,而這首歌在2月22日不核作演唱會時也會特別邀請排灣族部落歌手,因為當我在墾丁發表這首歌時,剛好被他們聽到,讓他們想起88風災族人的家園全毀的無奈憂傷心情,她很自然的就用母語加入了和聲。」

專輯中特別有一首歌,是在2013年反核大遊行時的音樂人帳篷,由現場民眾與黑手那卡西樂隊在凱道共同創作出來的。黑手那卡西說,〈小小的元素〉這首歌,談的是一個大學生從支持核電到反對核電,進而反思國家政策「是否真都是為了人民?」他從國民教育中學得,核電是個乾淨、效益比高、無污染的能源政策,然而福島核災至今都還無法善後處理,這讓他重新反思,國家教育給我們的知識,是過於片面的。

黑手那卡西認為,跟廢核音樂帳篷的朋友集體創作出這首歌,並非是為了說出完整的反核論述,而是想透過音樂促發參與廢核遊行的朋友,能夠拿起自身的反核觀點,站上反核位置,進而能夠跟支持核電者對話。他們強調,「一般人多半經驗到音樂創作門檻很高,而就不可能設想自主音樂表達的話語權。而這次經驗到的不難,正鬆動著既有的文化權力結構。」而當創作者開始說著廢核的觀點,進而創作旋律演唱出來,兩、三百人共振唱和,一個個音樂抵抗行動的火苗,就開始滋長。「從1996年,在關廠抗爭現場的帳棚內,到2013年在廢核集會音樂人帳篷裡,我們很開心看到更多的年輕人投入社運議題,也很期待未來能夠一同,對抗不公不義的政策與政客們!」

寫了〈如果明天核電廠就爆炸〉這首歌的翁寧謙談到自身的經驗,表示自己原本也跟大部分人一樣,背了小時候教科書裡寫的台灣每一個核電廠的位置,也深信核電是最安全乾淨便宜的。直到多數人以為最謹慎專業的日本人在面對核災時竟也束手無策。「3月10日時沒有人知道3月11日會發生如此大的災難,不正是如同每一個安然無恙的今天,明天會怎樣根本沒有人知曉,也無力阻擋嗎?這首歌希望可以用感性的訴求來喚醒大家的危機意識。我不住蘭嶼,也不住萬里貢寮,但是只要明天一出事了,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不核作-臺灣獨立音樂反核輯FB:http://goo.gl/NddZTH

▲台灣第一張以反核為主題的獨立創作專輯「No Nukes! Long Play! 不核作-臺灣獨立音樂反核輯」,有多達34組音樂人為反核貢獻創作。(圖文/陳詩婷提供)

相關閱讀

【核電的替代方案…還是核電?】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287

【複雜的期盼】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078

【給零核時代的備忘錄】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5620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