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庫巴之火:原住民學生的基本素養

立報/本報訊 2014.02.20 00:00
■pasuya poiconu(浦忠成)

近12年國教就要上路,對於教育部提出的各項配套,試圖降低青少年階段疲勞性的學習、減少衝突性的競爭,轉而以多元的取向與指標,引導學生適性探索與發展,這樣的大方向無寧是可以適度扭轉過去一切朝向菁英培育、分數主義的弊病,至少讓不適合朝向學術與高技術領域發展的孩子喘息,並獲得從容思考人生職涯的空間。

惟整套目前看得到的改革內容,對於已經討論多年的原住民族教育部分,以及原住民學生如何以文化的特殊性而進入新的體制,則尚未見具體規劃。尤令人關切者,是在這樣新的教育制度中,原住民學生究竟應該獲致怎麼樣的基本素養。

《教育基本法》主張教育目的是:「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愛國教育、鄉土關懷,……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國民」,又提及:「對於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及其他弱勢族群之教育,應考慮其自主性及特殊性」,依照法規的意旨,其中的健全人格、人文涵養及對族群、文化之瞭解與關懷,與自主性、特殊性之必要,均足以闡明國家提供的教育,應針對受教育者的身分、文化等背景分別設計符合其特質、需求的教育。接受這樣的教育,holo、Hakah、原住民以及任何文化背景者,他可以擁有現代的知識與技能,也具備成為其族群文化群體成員的基本要件。

不過我們目前的教育制度真是如此設計嗎?每次上課遇見原住民學生,我總喜歡詢問他們會不會說族語、是否知道自己族群的起源、遷徙、文化創造的重要神話傳說之類的事情,原本該是簡易而沒有壓力的對話,對於大多數的原住民學生卻是尷尬而得要處心積慮要迴避,由此徵之,他們與自己的族群文化何其疏離!則近20年來陸續推動的原住民族語言文化教育,其效果究竟如何?

我常比喻教育制度就如一條工廠的生產管線,放入什麼,末端自然產出一定品質的物件,而今原住民學生入學,後來可能獲得一定的學歷、資格,卻可能已經無法熟悉自己的文化、認同自己的族群,這樣的設計實在難以說是符合健全人格、人文素養、理解與關懷族群文化及考慮其自主、特殊性。

全球交通、資訊與傳播網絡便利快捷,所有人都要面對千變萬化的異國文化訊息,地球人的心靈將如馬賽克般多元而亮麗,兼容並蓄,但是民族、國家與文化的邊界仍然是壁壘分明,因為藩籬內的殊異正是其獨有的資產,珠穆朗瑪峰(聖母峰)只有雪巴人的神靈,外人只有隨著雪巴人的腳步向上攀登,才能分沾聖山之神的庇佑;誰能比夏威夷原住民更能詮釋大島的火山,了解那是pele女神被奪愛後的暴怒烈火;紐西蘭毛利人與鯨魚深情的對唱,那是引領他們的祖先自波里尼西亞島嶼划著獨木舟到達長白雲大地的引領者,彼此的對唱只有他們與鯨魚了解。蘭嶼的飛魚只鍾情雅美族人的儀式與召喚,而東港的漁民靠近蘭嶼海域,由於沒有飛魚故事,有的可能只是盡情的捕撈。諸如此類,浮面意義可以領略,但是深刻的文化情境,外人終究難以進入其堂奧。

獨特的環境造成獨特的適應模式,其表現即是文化與語言,一旦消失,任誰也找不回。於是我們有著最低的期望,當holo、Hakah 孩子可以唱「丟丟銅仔」、「天黑黑」、「採茶歌」時,原住民孩子也能唱出「娜魯灣」、「荷海洋」!讓我們的孩子在兒少時期就收納族群珍貴的文化,裝入生命旅行的包袱,走到哪裡都不會遺忘。

擔心孩子們輸在起跑點嗎?充分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族群文化,建立認同與自信心,再逐次拓展學習,永遠維持學習的態度,認識外面的世界,那才是合宜學習的正軌。至於先學了多少數理公式、英文單字、中文生詞,相對於一種由內向外、自然延伸學習所得的自信、認同與安頓,其高下就不可同日而語了。(東華大學教授)

(圖說)3月進入蘭嶼島1年中最忙、禁忌最多的飛魚季,事實上這些禁忌的背後,是雅美人尊重生命、維護自然的生活智慧。(圖文/中央社)

相關閱讀

【庫巴之火:面對我們集體錯亂的歷史】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7648

【庫巴之火:懇求族人維持庫巴茅草屋頂文】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3273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