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面對人才荒 產學藩籬待突破

中央商情網/ 2014.02.20 00:00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014年2月20日電)台灣人才荒的議題受到各界矚目,在創新技術方面,學界和業界一致認為需打破產學藩籬,共同培育人才,並鬆綁相關法規,讓師生更願意投入研發。

台灣大學今天和聯發科技合作成立創新研究中心,鎖定第五代行動通訊(5G)技術的研發,雙方對於人才培育模式,也互相交換意見。

聯發科技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高學武致詞時指出,IC設計產業正面臨人才荒,根據統計,聯發科每年需要在國內招募1000名人才,國際上也要招募1000人,需求量相當大,但學界培育的不見得能滿足。

高學武表示,業界近來有體悟,與其「逐水草而居」,等待學界培養出人才為己用,不如主動參與培育的工作。

聯發科技技術長周漁君也說,科技不斷進步,現在領先的公司,如果不持續創新,很可能在幾年內就被超越。聯發科技未來每年要投入新台幣1億元以上的經費,和學界一同開發尖端技術,並培養更符合業界需求的人才。

台大電機系教授呂學士表示,理想的產學合作模式是「業界出題,學界解題」,產業最瞭解什麼是急迫的問題;但處於激烈競爭狀態,往往無暇顧及,這時就要由學界幫忙解決問題。

面對國外大型廠商不斷投入大量資源,台灣的公司想尋求突破,呂學士認為就像大衛面對巨人歌利亞,必須倚靠一個強力的投石武器,一舉擊中巨人眉心;這個決勝武器,便是關鍵的創新技術。

呂學士認為,在電機、電子、資訊領域,台灣還有一定的優勢,因為台灣第一流人才願意讀這些系所,美國、日本就不見得如此。政府和學界應好好把握這個優勢,加強與產業結合。

社會抱怨人才荒,年輕人卻苦無工作機會,兩者似乎矛盾。台大副校長陳良基表示,關鍵是台灣新創公司越來越少,過去一年有100、200家新的上市上櫃公司,現在則只有10、20家,「幾乎100%的新工作機會,都來自新創公司,舊公司只會減少工作機會」。

要鼓勵新創公司,關鍵還是在人才。陳良基認為政府必須鬆綁產學法規,更積極地開放學者參與創業、經營持股;現在的政策過於重視「防弊」,學者動輒得咎,什麼都不敢碰,最後乾脆作「不食人間煙火」的研究最安全。

陳良基認為,只要讓學者與業界的關係透明化,就是最好的防弊方式;看到發展機會,人才自然就會聚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