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龍應台赴三三會 傳達「國民記憶庫」理念

NOWnews/ 2014.02.20 00:00

記者葉立斌/台北報導

文化部長龍應台在19日前往中信金三三會進行專題演講,主題為「因為有記憶,所以有國民」。以目前推行的「國民記憶庫」為主題,首先舉蒲公英為例,蒲公英在上頭的植物只有幾公分,但下方的根卻長達1公尺以上,依此說明:產業數字、物質生活都是地表的結果,如果少了根,也就是國民的記憶,表面就只是空虛的。

首先她從波士尼亞戰爭談起,說明當地一個小鎮因這場戰事而鄰居反目,孩子們也陷入認同混亂。一些青年為了弭平戰爭與種族矛盾,在公園立起李小龍的雕像,喚醒大家對於李小龍這個和平、正義的象徵記憶。

龍應台認為,記憶的抽屜才是國家歷史之源頭,並舉過去與兒子觀看歷史課教材的經驗。兒子給她看一張地圖,她原先以為那是德國或歐洲全圖,細看才發現那是他們住的城鎮地圖,附近常去的小溪、山丘都有名字。她發現:德國的小學歷史課教的不是國家政經變動,而是從認識自己居住的村落、溪流的名稱開始。龍應台表示,過去的歷史是國家史、政治史,但歷史應從人民生命記憶開始,住家旁與孩子到溪流抓魚的經驗才是歷史。

她認為,台灣人的認同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各種小型記憶的組合。屏東的農夫、外省老兵或原住民,都是台灣人故事的一部分。

龍應台表示,文化部推動「台灣故事島:國民記憶庫」,培訓志工下鄉採集口述歷史,建議民眾邀請長輩前來錄影,或是有故事想分享的民眾主動與他們聯繫,拉開塵封的抽屜,哪怕是不堪回首的回憶。這些錄影片段除了燒成一片光碟給民眾外,另會上傳雲端,供他人閱覽。往後可望成為國內文化工作者書寫劇本、小說或畫漫畫的好題材。會上同時撥放三段簡短影片,從老人到青年都有,令人動容。

企業家林蒼生提問,有沒有一本可以超越藍綠的書?龍應台認為沒有,因為每本書都有自己的立場,但如能看到各種意見,或許就能超越藍綠。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