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寒流 望僕號 味全龍

包機追蹤艾桑彗星!小象預感天災、助8歲女逃南亞大海嘯

NOWnews/ 2014.02.17 00:00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總是覺得電視節目一成不變?除了多災多難的新聞節目、名嘴東扯西扯,八卦娛樂、不斷播送的老電影,難道,真的沒有其他台好轉?有的!有頻道推出可增加知識的科學節目,追蹤慧星,另外,也有動物節目,充分展露人類與動物間的情感!

2013年最受天文學界矚目的盛世莫過於世紀慧星艾桑(ISON comet)來訪。自2012年9月艾桑被來自俄國的天文科學家維塔利涅夫斯基發現後,科學家就預估它將在2013年11月時通過近日點,且由於它的軌跡形似1680年的壯觀大彗星,因此科學界甚至預估它最亮時將比月亮還亮!雖然最終它並未通過太陽的考驗,化成宇宙的一片塵埃,但它傳奇且戲劇性的故事仍就帶給科學家許多驚奇,知名頻道Discovery特別製播《追蹤艾桑彗星》紀錄科學家們為了追蹤這顆世紀彗星如何無所不用其極。由於彗星上乘載著遠從幾千億公里而來的宇宙物質,這些物質甚至很有可能是太陽系形成的初始,因此每有彗星來訪,天文科學界總是希望能從中取得任何蛛絲馬跡的線索。

在節目中可看到為了把握艾桑來訪的難得機會,有科學家啟用行星氣球搭載美金上千萬的拍攝器材,還有人直接包飛機設立空中天文站,甚至有人直接發射觀測火箭上太空。

艾桑彗星來自五千億公里遠的彗星故鄉歐特雲,搭載著水、二氧化碳、塵埃…等物質,在冰凍的外太空中如同一坨冰凍的泥球,將宇宙的原始物質包裹的完好如初。接近太陽時,水分蒸發後散落的塵埃會形成一條長長的尾巴。節目隨著艾桑靠近地球,有科學家用造價高達50萬美金行星氣球搭載一千萬美金的紅外線與紫外線攝影器材,希望判讀艾桑的水和二氧化碳的比例窺探宇宙的初始,然而計畫卻失敗了。

不過,另一名科學家則仿造艾桑在地球上做冷凍大彗星,並以高速衝撞,企圖實驗彗星在撞星球後是否能形成有機化合物,成為生命的源起。節目還將帶大家登上搭載一萬五千公斤重的望遠鏡的波音747飛機,在這座全世界最大的空中遠紅外線天文台,科學家們希望能拍攝到艾桑彗星遺落,比頭髮還小的塵埃影像。由於在高空中才能不受氣流干擾,他們在短短的45秒裡雖然只拍攝到3張照片,但卻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收穫。艾桑彗星從曾經一度預言將比月亮還亮,最後卻只有約等於金星的亮度。通過近日點時它一度消失,兩小時候艾桑的尾巴卻又出現在觀測銀幕上,引起大家一陣欣喜。雖然最後它還是難逃摧毀的命運,但這次的紀錄卻提供了天文科學界不可磨滅的重要數據。

震驚全球的南亞大海嘯自2004年發生至今,即將滿10年,仍令人記憶猶新。這場世紀災難超過30萬人罹難。由於適逢聖誕節假期,泰國的熱門景點普吉島海灘上充滿的度假人潮,突如其來的巨大海嘯,讓許多人就此葬身海中。

然而,一名當時在沙灘上的8歲的小女童,經由小象機警的救援,居然奇蹟般的逃過劫難。動物星球頻道全新節目《動物救我一命》將帶大家看到這些神奇的動物如何在人類面臨危急時,成為最意想不到的救兵。

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跟著鏡頭來到加拿大,狗雪橇比賽隊伍的領頭哈士奇犬-小灰為了保護主人,和一隻黑熊正面對峙7個小時,而另一隻名為小淘氣的狗則在主人受困卡崔娜颶風洪水時,不停舔著疲憊主人以保持他的活力。而一向被認為是愚笨象徵的豬居然也能成為英雄,一隻叫露露的小豬在主人心臟病發倒地後,勇闖車陣向來往車輛求援。

更令人意外的是,不僅是心愛的主人,甚至是身歷險境的陌生人,都能靠動物救命。海豚擁有無私天性和回聲定位的能力,在節目中將看到一群海豚如何幫助一位慘遭大白鯊攻擊的受傷衝浪客。另外在紐澤西島的5歲男童不幸摔落深達12呎(3.6公尺)大猩猩圍欄裡,所幸銀背大猩猩強寶及時出面保護男童才能免於其他年輕大猩猩攻擊。

大象無疑是數一數二聰明的動物,牠們有相當複雜的社交與情緒生活,而且能夠建立長久的情誼。節目中帶大家看到8歲的小女孩安柏在南亞海嘯時第一次到泰國普吉島度假的奇蹟經歷。內向的她意外地和4歲的大象寧農成為好朋友。在海嘯當天安柏一如往常前往海灘與寧農玩耍,同時印尼亞齊省發生了芮氏規模 9 的大地震,半小時後超過20呎巨浪的海嘯即將襲擊普吉島,海灘上的遊客全然不知自己身陷險境,而大象寧農卻早已極度不安,硬拖著安柏和訓象師往內陸走。地震和海嘯會產生人耳聽不見的超低頻音,野生大象溝通最重要的方式是透過可以遠傳的超低頻預知危險。

科學家表示:「不確定大象如何理解,比海嘯早傳到的超低頻音,它可能只是很巨大的怪聲,而動物的天生本能就是先跑為快!」海嘯發生後泰國證實有5千多人罹難,要是安柏待在海灘,幾乎就難逃一死,是大象寧農帶著安柏戲劇性地逃過劫難。回憶起海嘯發生時尋找安柏的情境,媽媽說:「我差點以為會失去她。」歷劫歸來後,安柏現在是大象信託基金會的大使,她說:「我愛大象,現在大象是我最喜歡的動物,是寧農救了我一命。」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