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嫁給台灣 林麗蟬以服務教品德

立報/本報訊 2014.02.16 00:00
【反思火炬 新住民看台灣教育 系列1】嫁給台灣 林麗蟬以服務教品德

火炬計畫 誰來接棒?

全國透過婚姻來台的新住民高達48萬人,她們就讀中小學的子女已有20萬人。內政部統計,2030年台灣25歲青壯世代,將近13.5%會是新移民之子,每10位就有1位社會中堅的母親來自中國、越南、泰國、印尼、緬甸、柬埔寨。新住民在此落地生根,卻受到語言、文化、刻板印象的負面標籤,長期被主流社會「視而不見」。

新住民人數與日俱增,卻鮮少受到正面認識與尊重,不少新住民之子成長歷程飽受歧視之苦。內政部101年在全國推動「新住民火炬計畫」,第一年編列2億元預算,補助新住民之子超過百名或1/10比例的學校成為「新住民重點學校」,再依學校新住民人數,提供不同補助給學校舉辦各式促進多元文化的活動。

火炬計畫希望透過教育,逐步開啟多元文化理解與欣賞的大門。然而,實行一年多來,卻引發部分移民團體、執行學校的批判,不少學校紛紛於半途退出。

本報將從今日陸續推出火炬計畫專題系列報導,從新住民、學校、NGO的角度,審視教育現場的行動,以新住民為主體,聆聽她們的想法與心聲,為火炬計畫提供第一手的真實意見。

【記者郭琇真系列報導】一樁曾被外界耳語的「買賣婚姻」,成為街坊稱道的模範夫妻,榮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的新住民林麗蟬,以行動打破歧視,她秉持「把土地當家,勇於接觸人群」的信念,10年前開始投入社區服務,不只照顧自己的家庭,更愛屋及烏地照顧更多台灣人。

(上圖)從社區營造到多元文化教育的推展,林麗蟬串連新住民家庭,充填外配能力,透過志工服務、活動推廣,帶著新住民家庭一起前進,讓多元文化走入社會。(圖/林麗蟬 文/郭琇真)

跨國婚姻 語言文化皆考驗

結婚16年的林麗蟬,家鄉位於柬埔寨首都金邊,當年20歲的她透過婚姻仲介牽線,認識了住在台灣彰化的謝水金,開啟一段跨國婚姻。剛嫁來台灣的林麗蟬,除了得適應氣候、飲食、文化差異外,最痛苦的莫過於語言造成的溝通隔閡,這造成她和公公常發生齟齬。上學念了3、4個月的中文識字班,當時常到學校陪伴孩子念書的她,發現自己面臨教養孩子的困境,於是說服丈夫,爭取求學考取文憑的機會。

民國98年,林麗蟬進入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就讀,一邊努力考取專業美容證照,一邊在大三時期輔修靜宜大學的社工學分,畢業後再接再厲攻讀暨南大學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碩士。支撐她求學的動力,來自於投身新住民服務、社區營造的初心。

充填能力 看見自我價值

住在彰化花壇鄉的林麗蟬6年前投入「長春社區發展協會」,帶領新住民走出家門服務社區。她認為,要幫助新住民,不能只關注新住民個人成長,而是要整個家庭一起照顧。她強調,處於弱勢家庭的新住民最終需求除了資源和金援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力充填」,讓她們了解自己其實有能力幫助別人,透過社區服務,找到自我價值。

與其送補習班 不如力行身教

「妳嫁過來並不只嫁給這個男人,還有一整個社區和社會。」林麗蟬常提醒新住民姊妹,當新住民主動展現想要融入社會的決心,想在台灣終老的態度,就能慢慢改變社會的歧視眼光。她在民國100年正式成立「台灣新移民發展與交流協會」,做服務、辦活動、辦課輔樣樣來,帶領新住民全家人一起動起來。

她們這個協會出門辦活動,不包車,而是搭大眾運輸工具接近人群。令人驚訝的是,參與協會志工的新住民媽媽們多半都是家庭經濟支柱,有些新住民甚至在輪完工廠大夜班的工作後,直接回到協會籌備活動。林麗蟬觀察,有些生活較優渥的新住民反而較難願意投身服務,對孩子的教育資訊和關切也相對封閉,認為是補習班的責任,反而覺得賺錢比較重要。

「新住民姊妹必須為孩子下課後的教育負責。」林麗蟬表示,協會倡導孩子的品格教育,當其他家庭送孩子去補習的時候,她們卻帶著孩子做服務、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耐心,無形中竟然提升了孩子的成績。

族群融合 應避免標籤化

內政部推行「新住民火炬計畫」一年多以來,推動許多學校辦理各式文教、親子活動,但林麗蟬不久之前卻發現,彰化某所小學發生新住民之子將活動通知單塞在學校馬桶裡,這樣的事件讓她省思,新住民的孩子害怕遭到「標籤化」的現象。她認為,就如同對待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的孩子一樣,拉拔每個孩子的學習,不應從家庭背景去分類,將部分活動限定給新住民,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協助族群融合、加強互相認識是火炬計畫的一大宗旨,林麗蟬認為,相較於母語教學,新住民媽媽最需要的是一個學習中文的環境,她強調,讓新住民媽媽有能力在台灣獨立自主、自信生活,她們就會關切孩子的教育、有自信教導孩子母國語言,自然而然地在生活中產生文化交流,擦出學習的火花。

▲在林麗蟬的教養哲學裡,品格教育重於成績表現;她反對讓孩子成補習班俘虜,而是透過服務,培養孩子同理心、關懷社會的能力。(圖/林麗蟬 文/郭琇真)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