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電影KANO改編漫畫 再現嘉農傳奇

立報/本報訊 2014.02.09 00:00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台灣國片近年遍地開花,多部探討台灣歷史的電影顛覆了一般人對於早期台灣的印象。即將於2月27日上映的電影《KANO》,改編嘉義農林棒球隊的奮鬥故事,打破台灣棒球熱潮始於紅葉少棒的迷思。監製魏德聖說,相較於1930年2個族群對抗的霧社事件,隔年由台灣人、日本人、原住民共組的嘉農棒球隊打進甲子園,是3族共同的榮耀,因此決定開拍《KANO》。

台北國際書展9日舉行「一球入魂KANO電影同名漫畫新書發表會」,現場擠滿百餘名粉絲,有4位粉絲頭上分別套著「KANO」4個字母的黑色頭袋,從頭站到尾。更有影迷興奮表示,自己很喜歡魏導的作品,《海角七號》看了5遍、《賽德克巴萊》進電影院看了2遍,更收購各式周邊商品,堪稱頭號粉絲。

《KANO》電影監製魏德盛回憶,籌畫拍攝《賽德克巴萊》時,看了大量日治時代的史料,無意間翻到嘉農校友會編的書,「那時已經40歲,我從來不知道嘉義農林棒球隊這支隊伍」,嘉農在甲子園一路過關斬將,最後獲得準優勝,「那時就想說,若是拍成電影會有多精彩。」

校友協力 循線找人找故事

《KANO》交由首次執導電影的馬志翔擔任導演,魏德盛解釋,台灣一直想要建立電影工業,卻一直於導演制、製片制之間搖擺不定,他希望《KANO》能真正實現電影工業化。

此外,儘管魏德盛很喜歡《KANO》的故事,但對於棒球沒有到著迷的程度,因此交給曾打過少棒,也於《賽德克巴萊》合作過的馬志翔。

馬志翔笑說,當初讀完劇本就和「魏導」說,手心在冒汗、非常興奮。他從未聽過嘉農這支隊伍,透過嘉農校友會理事長蔡武璋,幫忙找人採訪,才拼湊出《KANO》的故事基礎。以一支成軍一年就獲得全國高校冠軍、進入甲子園的隊伍,當時的總教練近藤兵太郎是關鍵人物,他打破日本人才能打棒球的迷思,用人唯才,訓練球員體態,並磨練信念。

馬志翔:拍電影像遭遇巨獸

馬志翔說,去年10月起,他陸續在各國小演講《KANO》的故事。他引述近藤兵太郎在片中對球員說的話:「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希望告訴觀眾,當機會來到手中不要放棄,儘管輸了比賽和比數,卻能夠戰勝、超越原本的自己。

他很感謝魏導讓他放手去拍,相較以往電視製作,他笑說,首次執導大製作的電影,彷彿遭遇「龐然大獸」,魏導也不時提點他別做過頭了。

片中特意將八田與一建設的嘉南大圳開通,與嘉農打進甲子園的時間點結合在一起,實際上兩者相隔半年。魏德聖形容,花園裡的花一起盛開是最美的時刻,讓兩個事件在1931年一同爆發,會更珍惜這段美好的時間。

他說,每次製作對小小的電影公司而言都很龐大,「沒有退路,就像撿炸彈,爆了就爆了。」魏導說,「我們只生產好的故事,希望觀眾看完能有一樣的感動,產生面對未來的勇氣。」

(圖說)一球入魂《KANO》電影同名漫畫新書發表會9日下午於第22屆台北國際書展的主題廣場舉行,由《KANO》電影導演馬志翔(左起)、漫畫家陳小雅與擔綱《KANO》電影監製的魏德聖共同分享創作歷程的苦樂與作品欲傳達的精神。(圖文/楊子磊)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