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蓋茲救微軟 難當賈伯斯第二

中央商情網/ 2014.02.09 00:00
(中央社台北2014年2月9日電)彭博社報導,比爾.蓋茲(Bill Gates)跟進蘋果公司賈伯斯和戴爾公司(Dell Inc. US-DELL)麥可.戴爾(Michael Dell)等一長串創辦人,試著修補他們辛苦成立的事業。

這不保證一定成功。

蓋茲將在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 US-MSFT)新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重整公司之際留下來打拚。卸下當了33年的董事長職務後,蓋茲將擔任微軟董事並兼職做納德拉的技術顧問。

希望在於這位全球最大軟體開發商的共同創辦人,將有助微軟找回1975年讓公司步上軌道的創新與發明。

不過賈伯斯(Steve Jobs)重返蘋果公司(Apple Inc. US-AAPL)發明iPhone的事蹟雖為人所樂道,創辦人該離自己成立的公司遠一點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舒爾茲(Richard Schulze)去年嘗試收購,使百思買公司(Best Buy Co. US-BBY)重整旗鼓的努力複雜化。威爾森(Chip Wilson)續任露露檸檬公司(Lululemon Athletica Inc. US-LULU)董事長,在營收成長放慢之際阻礙物色執行長的工作。

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丟掉執行長頭銜後,夥同黑莓公司(BlackBerry Ltd. US-BBRY)共同創辦人探尋買下這家苦苦掙扎的智慧型手機大廠。時間拉回到1900年代初,杜蘭特(Billy Durant)在創建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 US-GM)卻被兩度踢出去後,也因放不下而搞得雞犬不寧。

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Ross School of Business)社會學教授戴維斯(Jerry Davis)說:「創辦人把道德權威和魅力帶回公司,能實現其他人無法辦到的改變。問題在於,如果原本成功的根源不是未來成功所需,那麼他們也無法作出如此改變。」

戴維斯提到,創辦人面對局勢改變比他意識還多時可能發生什麼事,楊致遠在雅虎公司(Yahoo! Inc. US-YHOO)的經歷足以當作例子。

楊致遠1995年和費羅(David Filo)成立雅虎,以業務經理身分保持距離,看著雅虎成長茁壯。他2007年才當上執行長,在此之前,雅虎已把網路廣告的領先地位拱手讓給谷歌公司(Google Inc. US-GOOG)。楊致遠說,他已準備好長期奮戰。

兩年後,雅虎股票市值已蒸發60%,他因回絕微軟提出的475億美元收購要約,又未能跟谷歌談成1筆網路廣告協議,而迫於壓力辭職。

戴維斯表示,起初「他打造出極佳的搜尋引擎,當他回鍋時,他無法弄清楚接下來要做什麼。世事無常。IBM原本是做電腦的,奇異(GE)原本是家家電公司。」

蓋茲2000年卸下執行長職務時,微軟在當時以個人電腦(PC)為大宗的消費性運算裝置領域,占有率達93%。12年後,這塊市場膨脹到納入大多沒搭載微軟軟體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微軟占有率剩不到20%。

蓋茲面對的主要批評,是他錯過這股行動趨勢。早在蘋果投入前,他所屬的管理團隊就已開始開發小螢幕裝置,結果卻弄得灰頭土臉。2007年iPhone面世時,他是微軟的首席軟體工程師。

這位58歲的共同創辦人也已很久沒有處理日常事務。他說,他的慈善工作將占去他起碼一半的時間。

不過,蓋茲仍是1981年就預見剛起步的PC有統一作業系統需求的程式設計師,而且微軟成功運用Windows壟斷地位在1990年代末期打贏網頁瀏覽器之戰,幾乎造成政府下令微軟解體。微軟賣的軟體依舊比其他任何廠商還多。

蓋茲和賈伯斯亦敵亦友,兩人的作風大不相同。

蓋茲實現他最初的目標:讓每個辦公桌和每個家庭都有台PC,其商業模式把Windows與Office塑造成企業不可或缺,也是大多數人唯一的選擇。賈伯斯則比較像個工匠,眾所周知他為了打造出好看且易用的產品,連最細微的設計細節都講究不已。和蓋茲不同的是,賈伯斯沒有投注太多時間在非事業志業上,一直專注於蘋果,直到死前幾個月為止。

賈伯斯1997年鳳還巢,蘋果在他缺席這12年掙扎求存,憑藉他二度掌舵期間發明的裝置,蘋果躍居全球市值冠軍科技公司。在他主導下,蘋果推出iPod、iPhone和iPad,徹底改變人們溝通、聽音樂、看電影並經商的方式。(譯者:中央社尹俊傑)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