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左右看:社運抗爭的方式

立報/本報訊 2014.02.06 00:00
左看:扎根新模式

在這多元媒體與資訊充斥的時代裡,任何重大的社會衝擊、轉變,是不可能脫離大眾媒體的報導、散播與評論。

公民抗爭運動者當然需針對媒體的特性與一般大眾的需求,發揮槓桿原理,以小博大,將原本是局限於一隅的抗爭或小眾話題,立即轉化為擁有大眾能量的回應風潮。

然而,街頭抗爭、吸引媒體大肆報導,往往是一個成功全面結構性改造運動的開頭與結尾,但卻不是中間長期耕耘的環節。

許多民眾是先透過街頭抗爭才第一次知道有軍法審判的爭議,而軍審法也是在強大的街頭抗爭民意壓力下而迅速在立法院完成修法。但,稍知台灣司法界狀況者都應知,長年以來,我們早有許多法律學者、律師、甚至幾位大法官們深入論述批判軍審法的黑暗面。

這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在許多方面都已打下深厚根基,而只是缺乏搧風點火引燃火藥庫的時機罷了。而這次洪仲丘案就恰恰是這火苗,因緣際會地透過媒體的報導、引發群眾的自發結集終至於水到渠成。

同樣的,我們的工運可以開始於街頭的身體抗爭,但下一步恐怕是默默地扎根創造出一個具體而微的新經濟關係模式,然後才會有下下步的全面街頭抗爭與媒體報導。

姚欣進/社會評論者

右看:抓住媒體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不過,對於某些權益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民眾來說,這新春卻是重新啟動抗爭的時刻。

據報導,除了全國關廠工人連線已於前日重新聚集,公開宣告將與勞委會重新開戰外,其餘的苑裡反瘋車自救會、華隆自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都將陸續登場。

在一個成熟的法治社會裡,公民群體或個人的抗爭其實是有多元方式與手段來進行。理論上,固然可以遊說團體角色來對立法委員施加壓力,從而在國會中立法通過。但除非是少數例外,否則一般爭取自身權益的民眾大多沒多少社會資源能對立委們有多少壓力或誘因可言。

因此,對於弱勢群眾來說,如何吸引媒體注意與報導,形成輿論壓力,從而使立委們為爭取媒體曝光度或塑造自身公益形象等考慮,而能從旁協助修法或立法,這才是抗爭成功與否的關鍵!而若這些爭議議題是正由法院審理中的案件,則更有可能讓某些恐龍法官或恐龍判決,在輿論壓力下而改判。

去年8月,被媒體封為「白衫軍抗爭」,不是就幾乎在一夜之間讓軍事審判法火速修法通過嗎?

身體抗爭與街頭聚集、媒體報導與輿論壓力,修法或立法通過,這就是今後台灣社運抗爭的三部曲。

陳維和/媒體與文化工作者

圖說:2月5日下午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於台北車站南面出口進行社運團拜,宣示本年度的抗爭行動正式開工。(圖文/楊子磊)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