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泰」勢不安】收購稻米換選票 政府、農民、納稅人皆輸

立報/本報訊 2014.02.05 00:00
策劃、編譯■劉耘

越演越烈的泰國政治危機中,稻米收購政策成為助長反政府聲浪的原因之一;各地米倉堆滿賣不出的稻穀,政府成為稻農唯一的買家,部分農民抗議政府積欠他們4個月的購糧款,納稅者人也反對這項讓泰國背負逐漸高升債務的計畫,稱這是為泰黨拉攏貧困農民的「民粹政策」。

2011年,盈拉所屬的為泰黨在競選期間承諾,以遠高於市價40%的價格收購稻米,希望藉此增加鄉村人口收入並刺激消費,最後為泰黨也因廣大貧窮農民的支持而勝選。

不過,泰國財政部因此計畫而負債累累,目前積欠農民1,300億泰銖(新台幣1,201億元)的購糧款;但政府日前為了籌款而舉行的過渡性國貸拍賣因參與銀行太少而取消,大部分銀行擔憂目前的看守政府任期不足。

泰國發展研究所(TDRI)稻米專家尼蓬(Nipon Puapongsakorn)表示,最糟的情況將是國家因財務短缺而無法支付公務員薪水,此外也認為這項計畫僅讓貧富差距擴大,只有大規模種植的稻農受到幫助。

泰國數一數二大的稻米出口商執行長維猜(Vichai Sriprasert)建議取消這項計畫,認為這項計畫管理不善,計畫資金至少有1/3損失於偷竊及貪污,僅約1/3真正到達農民手中。

泰國稻米的聲譽也因這項計畫受損。過去數十年來,泰國一直是高品質稻米的出口大國,但自從收購計畫開始後,泰國稻米價格高於市價過多導致出口量急劇下降,從原本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降為第三,名列印度及越南之後。

目前,泰國政府並未公開目前貯存的稻米量及銷售量,不過泰國知識網絡機構(Knowledge Network Institute)經濟學家頌蓬(Somporn Isvilanonda)相信,目前累積的稻穀量高達1,800萬噸,需要5至7年才能將貯存量降至2百萬噸;而稻穀貯存越久品質越差,將讓政府的損失越來越大。

許多專家建議泰國政府取消稻米收購計畫,呼籲政府積極賣掉累積的稻穀以減少損失。不過,由於目前稻穀已累積過多,專家建議,政府在販售時必須小心分級,挑選出品質仍好的稻米販售,品質中等的稻米則可銷售至印尼、菲律賓及中國大陸等對中等品質稻米仍有需求的國家;若政府將稻米整批售出,將傷害泰國及全球的稻米市場價格及品質。(整理自《曼谷郵報》)

(圖說)泰國東北部烏隆府一座米倉中,工人將一袋袋稻米堆疊起來,圖攝於2014年1月21日。泰國現已累積1,800萬噸稻米,幾乎是正常年度出口量的兩倍,更將近全球稻米年度交易量(3,800萬噸)的一半。泰國政府難以賣出這些稻米,甚至得將稻米存放在飛機庫裡。(圖文/路透)

【關注更多新聞請加入立報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hpaoDaily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