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高球教育新思維 拚冠像玩拼圖

中央社/ 2014.02.02 00:00
(中央社記者李晉緯台北2日電)台灣的高球運動逐漸形成風氣,向下扎根的工作也面臨轉型,許多單位將國外的訓練方式帶進台灣,希望這些新思維幫助潛力新秀朝冠軍目標邁進。

台灣目前的高球教育或許仍有缺乏,但近年來隨著國內大型賽事的增加,讓球迷及選手能看見並學習世界頂尖好手的球技,另外透過大小訓練營的舉行,也讓這些台灣高球界的「未來之星」吸取各種難能可貴的經驗。

去年底,台灣「微笑天后」曾雅妮和她的教練吉克瑞斯特(Gary Gilchrist)及(啟)蒙恩師高尚宏(原名高柏松)等人,在「曾雅妮裙襬搖搖高球訓練營」共同指導主辦單位邀請的25名台灣高球潛力新秀。

在LPGA征戰多年,並曾坐上世界球后寶座長達109週的曾雅妮在訓練營中曾說,台灣的這些小選手們習慣傳統的訓練方式,總是悶著頭打球,對比賽沒有想法,更別提策略,所以希望小選手們在訓練營中除要接受指導外,還要學會對比賽、對球員生涯、對自己的未來能「有自己的想法」。

吉克瑞斯特也在訓練營中將國外的訓練方式帶進台灣,希望幫助台灣的小選手們在包括擊球技巧、體能訓練、心理建設、球場策略,以及人生目標這5個重要面向都能均衡發展,才能持續擁有充足的動力和熱情,不斷向自己設定的目標邁進。

吉克瑞斯特說,要塑造一個世界冠軍並不容易,而塑造冠軍的過程就像要完成拼圖一樣,玩拼圖時我們得先看完成圖的全貌,然後找尋適合的拼圖,一塊塊慢慢拼湊起完整的圖樣;培養冠軍也是一樣,選手必須先對這個目標有一個完整認識,然後依照自己的需要,找到能夠幫助自己完成目標的「拼圖」,這樣才能順利拼湊出冠軍的樣貌。

與台灣過去高球教育相比,傳統的訓練方式強調的是技術的精進,而新式的訓練方式強調從心理出發,配合各方面均衡發展,幫助選手完成預設目標,這些新觀念在現在為台灣高球教育帶來新的衝擊,也盼能替台灣高球得未來界開創一番新氣象。1030202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